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科技 >

小牛电动难开进下沉市场

条评论

小牛电动难开进下沉市场

除了在消费者市场反响一般之外,小牛电动近期在资本市场也遇冷。

3月20日,小牛电动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营收31.69亿元,同比下降14.47%,为其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营收规模缩减的状况。

而且,小牛电动同期净利润为-0.4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121.90%,这也是该公司在2019年实现扭亏之后再一次陷入亏损。

小牛电动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将在4.03亿元至4.89亿元之间,同比下滑15%至30%。

资本市场向来“用脚投票”,在这份财报发布当天,小牛电动的股价跌超9%,报收3.62美元/股。截至发稿前,小牛电动最新的股价为3.67美元/股,总市值为2.82亿美元,较其历史最高股价53.38美元/股,已跌去93%。

虽然小牛电动CEO李彦表示,随着未来几个月新品的推出,公司销售额有望在2023年重回增长轨道。然而,市场对小牛电动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

曾被誉为“两轮电动车里的特斯拉”,小牛电动为何在过去的一年出现营收利润双降?在雅迪、爱玛、绿源等友商同样发动猛烈的下沉攻势之下,小牛电动的赢面有多少?已然掉队的小牛电动真能在今年重回增长轨道吗?

01.上市后营收首降

作为两轮电动车行业的“初生牛犊”,小牛电动从诞生之初就带着鲜明的互联网基因。

在被视为两轮电动车行业分水岭的2014年,小牛电动成立,恰逢市场进入两极分化阶段,竞争力较弱的品牌被淘汰出局,而一批质量较优的品牌逐步占据消费市场,雅迪、爱玛、绿源等头部玩家正酣战。

区别于同行主要走“线下开店+大打广告”的开局方式,小牛电动的亮相颇有互联网特色——众筹。

2015年6月,小牛电动首款智能锂电电动车N1在京东众筹7200万,刷新国内产品类众筹纪录;同年10月,小牛电动实现了单日销售额破亿,仅半年后又发布了小牛电动M1,并于2016年8月进入欧洲市场。

2018年10月19日,小牛电动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此时距离其成立不过4年,在众人惊诧于其发展速度的同时,业绩连亏(2016-2018年上半年均为净亏损)、专利薄弱等问题也屡被诟病。

根据财报,从2017年到2021年,小牛电动的营收一直保持着正向增长趋势,但2022年其营收却出现了下滑,由2021年的37.05亿元缩至2022年的31.69亿元,降幅达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