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政策的宏观大背景下,ESG的“必备”属性日益凸显。有的上市公司将每年一度的ESG报告视为宣扬公司价值观、展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渠道,更多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并未做好迎接这个“必须品”的准备。
从外部环境来看,缺乏明晰的可被量化的评级标准,也揭示出目前整个生态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发展期。以及,对于ESG概念本身,市场上还存在着诸多争议。当国内ESG议题越来越如火如荼时,去年9月,在各方利益的交错下,美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ESG运动。
ESG究竟是对企业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要求,还是不切实际徒增企业成本并且加剧企业之间分化的新叙事游戏,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包括当前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们。
如果将ESG报告比作一场考试,当下国内上市公司们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这场考试由何而来因何设立?它检验了企业什么又面临了怎样的困境?
01 “考生”逐渐增多的“考试”
ESG这个屡被提及的概念其实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代表着环境(E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它最早出现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在200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旨在倡导企业发展重心从只关注自身短期利益转变为关注社会整体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此后较长一段时间,ESG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更为盛行,在中国发展得较为缓慢。西部证券数据显示,2009年至2021年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发布比例大致落在20%-30%区间内。其中,营收前100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中国为78%,低于全球80%的平均水平。对比之下,这一数据在日本、美国及一些欧洲发达国家可达到95%以上。
国内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的差异与各国的政策息息相关。在美国,SEC于2010年便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披露指导意见》,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问题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自此,美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飞快发展。欧盟则实行半强制政策,于2014年推出《非财务报告指令》,对员工人数超过500人的大型企业披露ESG信息。
港股市场在ESG信息披露方面也布局多年。2012年港交所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首次提及在港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只是当时并不强制执行,直至2015年加入“不遵守就解释”的条文,港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数量才迎来大幅增长。如今所有在港上市公司已被强制要求披露ESG信息。目前,全球已经有26家证券交易所强制要求披露ESG信息。
对比之下,国内长时间以来对ESG信息披露并未做强制要求。明确规定上市公司需要披露ESG相关报告的规定则要追溯至2020年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此后,国内开始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及文件指引。
为国内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按下“加速键”的是“双碳”政策的出台。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如下承诺:争取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争取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而“双碳”政策又与ESG概念中的E(环保)理念不谋而合。A股上市公司作为国内企业的标杆,也就应当顺其自然承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虽然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仍然遵循自愿原则,但“强制披露”的脚步声正越来越近。此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就曾在博鳌亚洲论坛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ESG”会议上就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议题表示:“制定准则,强制披露,是下一步要做的事。”
宏观环境及政策驱动下,A股上市公司们也不得不加紧拥抱变化。《2022中国A股公司ESG评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126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较2021年增加351家。上市公司ESG披露率为30.86%,较2021年增加约4个百分点。这是国内上市公司ESG披露率首次突破三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则预测,今年将有一半的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