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个150平米的厂房里,一群装有摄像头和AI算法、可自主行动的机器人正在7*24小时不间断地运作。
他们只有一个目的:“攻击”人类的智能手机。
事实上,这并非AGI意识觉醒,也不是最新破获的机器人大规模攻击事件。
而是量子位最新探访到的一家高自动化的生物识别安全实验室——蚂蚁安全天玑实验室。
在这里,日夜劳作的007机器人们 ,正在给数不清手机用户的身份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如果不是走进天玑实验室,我们永远不知道一台手机上市前要经受多么严苛的“考验”流程。
刚刚落幕的“2022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上,这家实验室还与清华大学等科研团队携手问鼎“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11年设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人工智能”命名的奖项,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人工智能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也只颁给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的成果完成人。
接下来跟随量子位的视角,带你一文看尽。
实验室里的科技与狠活
首先,天玑这个名字就已经暗藏玄机——
一方面代表着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另一方面,在古代还有精密仪器的意思。
这就与实验室日常工作场景有关。
简单来说,这些日以继夜干活的机器人,做的就是一件事情:生物安全测试。
既可以日常到与我们所熟知手机上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功能有关,也可以科幻到与电影中那种「无处不在」泛在感知息息相关。
而要实现这种简单无感、普惠方便的操作,所有终端产品在上市前都会经历一番检测“折磨”,即能否达到相应的技术安全标准。
据蚂蚁安全天玑实验室主任李哲透露,目前机器人的生物安全检测成果考核主要依据两套标准:
一套是由IIFAA(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发起的IIFAA生物安全检测要求;另一套则是由谷歌发布的安卓生物安全测试协议。
以往这些工作都是靠人工一个个来测试,而作为国内率先启动全自动化测试流程的天玑实验室到底又是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