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科学杂志 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题为《无人机配送已成深圳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报道。文中记者到访深圳,在亲身体验美团无人机配送服务后,感叹「无人机配送成为日常的愿景,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实。」
文章还认为,在无人机配送的发展路径上,中国公司走了与国外同行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国公司的进展表明,在城市中进行有计划的无人机配送是可行的,无人机配送服务已然成为深圳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 2 月,美团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通过中国民航局审定并获得相关资质,这是国内公司首次获批可在城市人口密集区以超视距方式进行商业配送。
获得政策「绿灯」的同时,美团无人机深圳空中运行管理中心首次对外亮相。从曝光内容来看,其自研运行系统可以自主完成订单航线调度及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在运管中心的支持下,业务效率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规模化落地也具备了更多的经济性。
在 MIT Technology Review 的报道中,美团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面对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些选择和探索背后的思考。
以下是 MIT Technology Review 英文报道的中文译文:
中国即时零售头部公司美团正在让无人机在摩天大楼之间穿梭送货,我去看了看效果如何。
我的冰茶从天而降
在中国深圳一个热闹的市区,几座摩天大楼空隙之间,我看到一架黄黑相间的无人机降落在路边的一个取货柜上。自动售货机大小的取货柜顶部缓缓打开,无人机就降落在上面,一个装着我的饮料的白色纸盒被放进去。半小时前,我在手机上下了订单,应用程序内显示无人机会在下午 2 点 03 分将货物送达,而恰好在那个时刻,无人机准时降落。
我所尝试的无人机送货服务是由一家名为美团的公司运营,美团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外卖平台。2022 年,有近 600 万名外卖员在该平台上接单送货,期间交付了数十亿份订单。2017 年,这家公司开始研发无人机配送服务。过去一年多,美团也在深圳这个成熟的无人机供应链之都,持续运营着无人机配送。
目前,许多大公司都盯上了无人机配送:亚马逊在 2013 年首次提出这个想法,但其表现受到监管和需求不足的限制。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 Wing 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已在三大洲运营无人机配送。沃尔玛则在支持几家无人机初创公司进行实验,尝试用无人机配送其商品。
美团与这些同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配送服务选择在了一个可能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区。这种做法在中国很有意义,因为大多数人都住在城市里的高层公寓楼中,并且他们很多人每天都叫外卖。
为了让这项服务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发挥作用,美团没有选择让无人机直接送货上门,而是在住宅或办公楼附近设立了空投柜。每个空投柜都可以容纳多个包裹,无人机会把货物自动投入其中。目前,这个方案可能对部分客户来说不太方便,但它可以让每一架无人机都能按照预定的路线,点对点的自动飞行,让城市区域的配送规划任务变得更容易实现。
2022 年,美团在深圳完成了超过 10 万次的无人机配送。我自己的体验并非天衣无缝:第一次尝试使用这项服务的时候,不小心点了一家离我太远的餐厅而失败;第二次则是我无意中在服务时间结束之后下了订单(无人机晚上 7 点后结束运营)。
但对于一些深圳居民和商家来说,无人机配送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 而是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美团的进展表明,在城市中进行无人机即时配送是可行的,尽管这需要用户在体验方面做出一些妥协。这样的奇妙应用是如何运作的呢?我又参观了该公司的一个无人机机场,以了解背后的工作原理。
「屋顶机场」
美团在深圳有五个配送机场。发出我的订单的机场,位于一个距离我几百英尺远的购物中心屋顶,现场有几个地面支持人员在工作。
我 4 月份参观时,屋顶上停着大约 10 架无人机,还有两三架正在起飞和降落。一位美团的员工告诉我,我刚好错过了午餐高峰期,那里的无人机和工作人员大多在充电和休息,等待晚餐高峰期的到来。
这里的工作流程是人工和自动化的结合。一旦无人机配送系统接收到订单(顾客在公司的应用程序中订购了标记为无人机配送的商品),一名工作人员就会前往位于购物中心内的餐厅取货,并将其带到机场。工作人员还会把食物和饮料放在一个标准化的纸箱里,同时称重以确保它不会太重,然后封好箱子,把它交给另一名专门负责处理无人机相关工作的同事。第二名工作人员会把打包好的纸箱放在无人机下方,并将其固定在无人机上。
美团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表示,之后的一切工作都是高度自动化的。无人机的移动由系统算法控制,路线预先确定。「顾客可以提前知道,每一秒钟无人机会在哪里,以及它的速度有多快。因此实际送达时间与顾客期望的到达时间仅会有两秒的偏差,而不像传统配送会是三分钟甚至十分钟。」他告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该公司在深圳有一个集中控制室,工作人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无人机。目前,深圳有超过一百架无人机可用于配送。平均而言,一名工作人员可同时监控约 10 架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