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诈骗”冲上热搜,又掀起一轮对新技术的担忧。诚然,技术发展不仅为创新者带来机遇,也让恶意使用者有了可乘之机。每当新技术更迭,往往会出现新一轮犯罪技术、犯罪形式的更新,火热一时的区块链技术也不例外。
相较于监管较成熟的web2.0,web3.0中利用区块链进行犯罪资金转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隐蔽性很强,打击难度被迫升级。区块链生态还未尽善尽美,公安机关打击虚拟币犯罪缺乏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存在数据处理与使用等技术门槛,需要突破身份识别、资金追踪、数据统计分析等难题。
在国内围绕实现区块链自主可控的热点话题下,业界也一直赋予区块链安全以关注。区块链安全公司中科链源某高管告诉钛媒体App,目前区块链安全主要关注点为区块链中的合规安全,与以往安全赛道中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专注技术打击并不相同。他们主要通过TO G业务,将技术能力产品化,帮助公安、执法机关在涉虚拟币犯罪的全流程中进行打击。
网赌如何狂飙区块链?
中科链源SAFEIS研究院根据公开判决文书统计,2022年,中国涉虚拟币犯罪案件金额高达348.49亿元人民币。从犯罪活动的逻辑来看,现有的涉虚拟货币案件主要是五大类型:网络赌博和色情直播类、诈骗和盗窃类、传销类、洗钱类和黑灰产类。这其中,网赌则是典型的涉虚拟币犯罪类型,也是公安机关的重点打击对象。
其实网赌一词并不新鲜,这基本是二代互联网时期普遍存在的赌博方式。但网赌为什么要从web2发展到web3的区块链?原因离不开区块链本身。
金融结算是区块链中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网络赌博将虚拟币作为独立的支付结算方式,高频出现在上游犯罪活动中。此外,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匿名性等技术特性,也成为了犯罪分子的违法漏洞。
“去中心化”即去除了中心管制,第二代互联网中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不复存在,所有数据都掌握在用户自己手中——用户拥有了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如此,对比以往公安机关通过银行等掌握用户数据的第三方机构就能调取相关犯罪信息,进行资金追踪、IP地址追踪,在区块链上则根本行不通。
“匿名性”的技术特点又让犯罪分子将身份保密。区块链采用非对称加密的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在区块链上,各区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开或验证,信息传递、资金往来均可以匿名进行,对违法者的身份识则别成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