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或许都已经忘记了大众汽车集团2015年的“柴油门”丑闻。当时美国环保署发现这家德国车企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销售的柴油车内安装了非法软件,以掩盖汽车在测试期间的实际排放量。这一事件导致大众汽车集团高管下台,而且在罚款、法律费用等方面损失超过3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500亿元。
最新进展是,当地时间6月27日,德国慕尼黑地区法院因“柴油门”案对奥迪前首席执行官施泰德(Rupert Stadler)判处21个月缓刑,同时处以罚款。与施泰德一起受审的奥迪前发动机开发主管沃尔夫冈·哈茨(Wolfgang Hatz)被判处2年缓刑,并处罚款。大众汽车集团前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也遭到起诉,但由于健康状况不佳,案件审理被无限期推迟。
这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重大挫折,它应该给目前实力还不如这家德国车企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敲响了警钟。当然,中国汽车国际化路径现在基本上是先俄罗斯、中亚、非洲、东南亚,然后再是欧洲,最后才是美国。也就是回避要求最苛刻的地方,但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要求最苛刻的地方,市场也是最大的,仅次于中国。我们真正要达成世界汽车强国的梦想,那是绕不过去的高山,而这需要我们的汽车经得起考验,毕竟打铁需要自身硬。
当然,鉴于德国大众集团的品牌和质量已经足够强大,所以即使美国人对它动了刀子,包括对戴姆勒也有类似处罚,但整体德国汽车的声誉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中国汽车作为整体可能还没有这种屏障,目前来说,还是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阶段。
记得2005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吉利、华晨和江铃陆风参展,这是中国车企首次正式亮相欧洲。彼时,当现场的屏幕上一遍一遍播放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播放陆风X6在NCAP碰撞试验中获得“过去20年撞击测试历史中最糟糕成绩”的惨象时,在场的中国人恐怕都会无地自容。2007年的华晨尊驰也重蹈类似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