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科技 >

只会看书的语言模型永远无法实现“类人智能”

条评论

只会看书的语言模型永远无法实现“类人智能”

自去年ChatGPT发布后,业内外都涌现出了一股对大型语言模型的狂热情绪,甚至有谷歌员工宣称公司内部的语言模型有了意识。

最近,纽约大学教授、Meta首席AI科学家、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及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博士后Jacob Browning发表了一篇长文,他们认为是语言本身的局限性让LLM的智能无法提升。

 

虽然语言模型变得越来越通用且强大,但我们却越来越不懂模型的思考过程。

模型可以在各个常识推理基准测试中取得非常高的准确率,但为什么还是会说废话、给出危险的建议呢?

也就是说,为什么语言模型如此聪明,能力却又如此有限?

研究人员认为,问题根本不是出在AI算法,而在于语言的局限性,一旦我们放弃「语言即思维」的假设,就会发现尽管LLM的表现出色,但它们永远无法达到接近人类的智慧程度。

语言模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哲学和科学研究中,主流认知是「知识即语言学」,也就是说,知道某样只是意味着想到了正确的句子,并了解如何与已知的真实网络中的其他句子联系起来。

按照这种逻辑,语言的理想形式应该是一种纯粹形式化的、符合逻辑数学的形式,由任意的符号组成,依照严格的推理规则连接起来,但自然语言可能还需要语义消歧和不精确的。

奥地利哲学家Wittgenstein曾说过,真命题的总和就是自然科学的全部。

虽然在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s)和心像(mental images)领域还存在争议,但20世纪确立的语言学基础就是符号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