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科技 >

微软高估了Bing,低估了Open AI

条评论

微软高估了Bing,低估了Open AI

微软与Open AI的关系,愈发微妙了。

日前,Bing首席执行官米哈伊尔・帕拉欣在互联网上公开表示,Bing的AI能力比OpenAI的GPT-4更好,而前者的AI技术源自后者。

拉踩之势,肉眼可见。

更为重要的是,Open AI推出企业版ChatGPT,从C端走向B端,仅隔一天Bing也推出企业版,针锋相对的意味流露无遗。

明明是同一战线的盟友,Bing与Open AI怎么“拔刀相向”?AI加持之下,Bing为何依然不能打?在中国市场,Bing能否摆脱“配角”的身份?

利益不均,从盟友走向对手

搜索,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多年以来,谷歌称霸全球搜索市场,并借此不断拓展边界,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的摩擦不断,微软也不例外,视其为“眼中钉”。

由此,Bing一直被微软寄予厚望。

但持续投入难以计数的人力与财力,Bing的表现却一言难尽,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到了2020年10月,微软官方宣布,Bing正式改名为Microsoft Bing,同时启用全新的LOGO标识:“大家将看到我们的产品重命名为Microsoft Bing,这代表了横跨整个微软家族的搜索体验的持续整合。”

这意味着,微软不再将Bing视为单一的搜索引擎,而是微软的基石之一,试图打破Bing在搜索市场边缘化的窘境,重塑地位与形象。

尽管如此,Bing依然没有起色,不要说正面挑战谷歌,哪怕是侧面掣肘也勉为其难。

万万没想到,ChatGPT横空出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AI革命,作为ChatGPT“贵人”的微软,近水楼台先得月。

于是乎,整合ChatGPT之后的Bing,重燃微软的希望。

原本以为,有了AI加持,可以对谷歌展开降维打击,不承想声量没有转化流量: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23年1月Bing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月度用户数为谷歌的1%,到了7月,这两个数值大致相同。

关于此,从微软最新财报也可见一斑,近两个季度的广告收入几乎没有变化,而其广告收入主要源于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