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科技 >

智能网联汽车的隐私原罪,比亚迪是如何解决的

条评论

智能网联汽车的隐私原罪,比亚迪是如何解决的

现在能跑600公里以上的电车不在少数,基本和燃油车续航相当,一些插电混动车,甚至把门槛提到了1000公里。而800V平台也可以让充电速度起飞,充电几分钟就能跑百十公里,如果用换电,补能就更快了。

那“折旧费和维修成本高”呢?

一体压铸节省了企业成本,却也提高了维修费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采用这一技术,规模达到一定量级后,摊薄成本势在必行。

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相比,巨大的变化是一切都在网联化。你的身份信息、行车轨迹、车辆状态,都会被神秘的车联网记录在案。更可怕的,是车里默默看着你的摄像头。

一旦你在车内的状态被曝光,轻则隐私泄露,严重直接社死... ‍ ‍

所以在网联化浪潮的赋能之下,汽车安全的概念不断外延,开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硬件和软件)才是最重要的事。

01 智能网联的“原罪”

电影《窃听风云》有句台词,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部窃听器,不管你开不开机,都能被窃听。吴彦祖就是利用GSM阻截器,输入对方手机号轻松窃听。

而某些手机App,总会精准“猜到”你的喜好,并在首页贴心为你推送相关内容,随手拍下的照片,手机也会做好分类,在恰当的时机为你呈现。

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手机记录,这些智能设备,比你自己还要懂你。

随着新能源汽车开始智能网联化,汽车成了“安上轮子飞驰的智能手机”,收录个人隐私的方式也让人防不胜防。

车内摄像头,随时随地拍摄你的状态,开车时、停车后,甚至在车内休息的时候,都有双“眼睛”在注视你。

而且和携带手机不同,在车内这个密闭空间,人们的动作和谈话更加隐私。

这也导致在智能网联时代,即便是坐在车里,也会像裸奔。

担心并不是多余的,现在车企泄露用户隐私的案例不在少数。

比如此前就有车企曝出,员工会私下分享车内的监控视频,包括视频和图片资料,流出的视频甚至还包括一些非常隐私的画面。

这些流传出来视频,会供车企员工内部消遣,甚至还会被制成表情包。

除了车企内部员工,其它车主同样有可能读取到你车内的画面。

去年,一名车主称,自己的车辆会远程连接到其它用户的车,从而实现远程开启影像功能。

他甚至还现场演示了一番,在视频中试图连接六百公里以外的同品牌汽车,最终显示连接成功,还看到了对方车辆行车记录仪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