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董明珠称“美的和小米之间的合作是小偷+小偷”,空调老对手之间言语不善正常,但似乎董大姐和雷军的火气也越来越大了。
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清楚,格力和小米的摩擦可能要升级了。
雷军和董明珠的“10亿赌约”大家都知道,当时雷军说,“如果小米五年营收超过格力,希望董明珠赔偿1块钱”,董大姐直接把赌注提升到10亿元,把火拱起来,要先声夺人,知道背景是啥吗?2013年,小米已经在做生态链,未来产品会渗透到空调领域,两家公司最终必然上战场拼刺刀!
这次董明珠说小米是“小偷”,我们照例还是来看看背景,2019年上半年小米在“小家电”领域已经超过了格力(小米IoT业务收入270亿元,而格力生活电器收入256亿元)。而格力要实现董大姐下一个五年翻番计划,多元化(冰洗和小家电)必须得发挥更大作用。
小米和格力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从手机到空调的互相渗透,到冰箱、洗衣机及小家电全面摩擦,两家公司的战斗将愈演愈烈,下一个时代谁主沉浮?本文将从核心模式、领导者、战略、短板与改进几个层面分析。
01.投资生态链与捆绑经销商
两家公司最大的不同体现在经营哲学。
小米除了少数“连接”属性更强的硬件,比如手机、电视、路由器等自己做以外,其他绝大多数产品让投资的生态链公司做,小米提供产品定义、工业设计、供应链、渠道等方面的赋能。
两方关系更多是合作,小米投资而不控股,保证创业团队的积极性;而且创业公司可以有自己独立的产品,超脱于小米低利润率体系之外。
截止2019年三季度小米投资超过280家公司,其中美股上市的云米(NASDAQ:VIOT)、华米科技(NYSE:HMI),马上登陆科创板的石头科技是其中佼佼者。
格力主要是自己干,空调就不说了;做抽油烟机、净水机、空气净化器等小家电的大松是子公司;2019年3月在河南洛阳打造的冰洗生产基地,其中做冰箱的晶弘也是子公司。
这么多年稳坐国内空调龙头地位,格力对于经销商的捆绑值得大书特书。
格力特色的经销制度,先打款后发货,淡季打款提货等,将库存转移至渠道缓解自身资金压力,再比如通过年终返利制度(干得好有返利,但下一年才结算)绑定经销商,来获得出货量的极大增长,进而提升规模效应。
空调这个单品上我更看好格力,规模效应摆在那,小米无力撼动。但从核心的发展模式上来看,整个智能硬件多元化的层面,小米应该更强。品类繁多,战线太长,一家企业很难赢下生态链集团军。
02.创业者和企业家
雷总是成功的创业者,总能把一摊事给支棱起来。金山软件和小米都是非常好的公司,但总感觉缺乏那种舍我其谁,成为行业龙头的王者之气。
你看金山软件的几个业务:
WPS是仿微软office软件,实在是搞不清楚利润3个亿业务分拆到科创板能值710亿元;
做游戏的西山居是一家好公司,但近来没看到很亮眼的东西,还是“剑侠”“仙剑”那一套不断复制出新版;
金山云在云计算IAAS这个规模为王的行业排名后几位,基本上是陪太子读书了。
小米呢,智能手机有华为、OPPO、vivo、苹果这几个强大竞争对手;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保持头部;IoT领域虽然生态链竞争力强大,技术更强,但规模上还是与美的集团有差距(2019上半年消费电器收入584亿元)。
典型的创业者就是这样,要征服的领域太多,但似乎总是离行业领先存在一段距离。我虽然看好小米的IoT业务,但前有美的规模,后有华为追赶,客观的说IoT能否能笑傲江湖还需时间验证。
而董大姐呢是传统的企业家,把一件事件干好,干到极致再想其它。2007年担任总裁之后,格力电器股价开始起飞(此前横盘十年),到今天格力空调市占率37%,大概相当于华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地位!另外两家,美的空调市占率为22%,海尔为10%。
小米和格力的边界逐渐重合,也就是说最终的行业空间是相同的,只是模式不同,相关品类各有优势,谁能领导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从雷军和董明珠个人能力的角度上,我感觉从领导力上董大姐要强一些,但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胜负还是要看两家的战略、各自短板等情况。
03.小米的战略和格力的战略
所谓战略,即击败现有及潜在竞争者的计划。它抽象描述了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正在或期望扮演的角色,以及这样的角色能够长期稳定创造价值的关键原因。
小米的战略是AIoT,用人工智能赋能物联网设备;格力的战略是“多元化、科技型、全球工业集团”。
如何分析两者竞争力大小?我们可以围绕战略构架中最重要的三根轴——在那儿竞争、如何竞争、合适竞争——来进行思考。
“在哪里竞争”涉及顾客、产品、地理区域、渠道、垂直整合程度;
“如何竞争”涉及为顾客提供的价值方案,防止客服被竞争者抢走,建立与主要供应、分销商良好关系;
“何时竞争”涉及何时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基础设施投资,施行创造性举措等。
小米AIoT战略的驱动路由是“如何竞争”→“何时竞争”→“在哪里竞争”,它一开始就提供“万物联网”的整体价值方案,施行完全开放的创新举措壮大生态,垂直整合不同参与方,进而为顾客带来优秀体验的产品。
格力“多元化、科技型、全球工业集团”战略的驱动是“在哪里竞争”。多元化是产品层面,多元而没看到较强的协同;科技化也是说的产品,没有那么清晰;全球化是渠道层面,把空调机多元产品销往更多市场。
毫无疑问,战略理念上小米是领先的,且领先很多。就看高瓴这个科技界的伯克希尔进来后,能不能对格力带来方法论的升级。
战略还是一些时日才见效果,对于投资而言,还要观察各自短板以及未来相应的预期。
04.智能手机与公司治理的预期
小米短板是智能手机,2019年智能手机板块压制小米的估值。
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小米手机单月新增份额一直在14%上下波动;2019年10月,小米份额只剩9.9%。其间华为被“助攻”,以及新机mate30热销,苹果新机iPhone11爆的流油的原因固然存在,但小米智能手机高端出击不利也很现实,小米9不太行。
最近华为受困251,以及小米发布超便宜的5G手机(k30,5G版一月开售),一定程度扭转小米智能手机板块不行的预期,小米股价也跟着小涨了一波。但这块不能高兴太早,最终还得看市场认可度,5G手机K30,高端的小米10和MIX4,2020年上半年可能见分晓,目前还不明朗。
格力短板则是公司治理,董大姐不少次股东会把股东训得跟小鸡似的,去年突然不分红也没有深入沟通。对于投资者来说,白电双雄都很好,但投资格力的可预期性差了些,这是格力估值一直比美的估值低个20%~30%的原因。
高瓴入股格力,可能会让后者公司治理层面有很大改观,这比小米智能手机板块的翻身更可预期。
05.下一个时代谁主沉浮?
比较了半天到底结论是什么呢,到底哪些方面决定未来胜负?
引用《毛选》,“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或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是说解决主要矛盾,就能解决问题。
过去稀缺时代,家电的主要矛盾是“价格和品质”,又想便宜又想好,谁的规模效应大成本低谁厉害。
今天这个科技时代,家电的主要矛盾我认为是“个人的懒惰与家电不够智能的矛盾”,谁能给人们提供更便捷美好的生活谁厉害。
如是,在对科技时代家电主要矛盾点的解决上,AIoT的小米可能比科技型的格力要更好。
下一个十年,你觉得小米和格力谁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