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访了不少实体店,在与店主探讨店铺转型的话题时,发现大家对新零售转型还是挺迷茫的,特别是有些店铺已经做出了一些互联网+的动作,但是收效甚微,感觉不转型很难过,转型后也没效果。人人都说转型新零售,那怎样才算真正新零售?为什么早几年所讲的转型模式现在就没有用了呢?
新零售已来
小玉是一家水果店老板,80后,初中文化,做了五年的水果生意。“我两年前就加入了美团,今年年初还做了一个小程序商城。“”美团一般搞打折活动的时候会有量,但是打完折加上给美团的扣点,我就基本没利润了。“”小程序商城基本没什么用,没人看,搞到现在没人下过单,现在都基本不用了。”小玉表示现在看不懂所谓的新零售转型,她觉得她已经按照大家说的去转型了,但是没有得到她想要的效果,生意越来越难做,让她很迷茫。
小芳是一家母婴店的老板,90后,中专文化。“之前靠发朋友圈可以走一些量,但是现在似乎没什么效果了。”“也开了网店,没钱烧流量,一个月也出不来几单。”“现在基本就靠一些社区老客户在维持,赚不到钱。”“前两年顺带也做一些微商和直销产品,现在基本没法做了。”未来何去何从,小芳也觉得看不到方向。
唐总是一家汽车服务店老板,80后,大专文化,做汽车服务7年。“生意很难做,精品基本卖不动,车主基本就是过来洗洗车或者换个机油,没什么利润可赚。”“和一些线上服务平台合作,带来的量也不大,服务单价被压得太低,不好做。”“人工贵,难请人,租金年年涨,压力大。”“之前卖保险和做二手车中介还有点利润,现在也越来越难做。”服务业门店也面临转型压力,无法找到新的突破口。
……
实体店对新零售转型很迷茫
我们通过对这些店铺的经营现状分析,不难发现目前很多门店都存在同样的一些问题:
第一,这些门店都是属于被迫转型的类型。
被迫转型,是因为看到大家都转型了,自己不转型就被淘汰了,所以才被迫跟着转型。其实他们没意识到的是,当所有人都按这个转型方式进行转型后,大家又回到了一个无差异的竞争环境中,相当于大家都没转型。因为,转型的红利已经没有了,自然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提升的效果。看到大家都上美团了,所以自己也上美团,美团自然不会有倾斜的流量导入了。所以,想要得到质的飞跃,那么必须是寻找风口主动转型。但这对这些传统店主来说是最难的,因为他们对新事物的嗅觉敏感度很低,他们也往往是那种“不相信、看不懂、看不起到来不及”的人。
第二,错把工具当法宝。
总觉得自己已经用了这个互联网工具了,就应该会有生意的提升。没有去思考如何利用工具去做好自己的营销,缺乏利用互联网工具引流的手段与方法。互联网工具只是更便利大家去触达与服务客户,并不是简单挂上去就完事了,同在一个营销平台里,为什么别人能做好,自己没做好?其实竞争从未改变,只是竞争的场所改变了而已。
第三,缺乏互联网的共享思维。
新零售的转型,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型。很多老板只是做了一个互联网+的动作,却没能把思维也跟上。思维没跟上,那么就用不好互联网这个工具。互联网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共享。共享什么?与谁共享?怎样共享?很多实体店老板都没有去认真思考过,自然也不会真正去触摸到新零售转型的核心,最后徒有转型的形,收不到转型的益。
缺乏互联网思维是很多店主的通病
这就是很多门店以为自己在线上开了个网店就是已经完成互联网+的转型了,就是新零售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新零售的形态表现之一,但是还不够!那么多店主越转型越迷茫的根源,是因为还没有真正理解透新时代下新零售的含义。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只是一个概念,关键在一个“新”字。在全是小型个体商户时代,超市的模式就是新零售;在全是实体销售的时代,电商模式就是新零售;相比于纯电商,O2O模式是新零售;近几年兴起的微商模式是新零售。所以,对新零售的定义,不同的时间背景下的含义都不一样。但不管怎样变,它都是指在当前的零售模式中的创新形式。
新零售的重点在“新”
我们看下自从马云抛出言论“纯电商已死,新零售已来”后,网上对新零售的定义:
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作为实体门店应该怎样去理解呢?我们看一下定义里的两个关键句子: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线上线下及物流深度融合。这里可以看出:
现阶段的新零售指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多方资源的一个整合升级:包括了供应链,包括了物流,包括了营销资源以及我们线上线下的紧密联动。这一切还必须是基于AI大数据的分析基础。所以不是以前所谓的简单线上下个单线下去取货的O2O模式。新零售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整合,每一个生产流通环节在各自领域做好自己职能深化升级,为终端客户提供更为便利、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作为实体门店,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店铺只当作自己的个体资产,而是应该主动开放式地去与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融合,互相共享资源,从而实现业态重组,得到更大的竞争优势。与供应商进行深度融合,就是把门店变为品牌的一个形象展示与服务体验窗口,摒弃以前商品琳琅满目的思维,主抓爆款与优质服务体验,成为整个业态结构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成为消费生态圈里流量导入与流量变现转化的重要端口。这才是新时代新零售业态背景下实体门店的价值所在。也唯有如此,实体门店才能脱离孤军奋战的苦境,获得整个生态链的资源加持,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店铺要学会主动参与融合
前面所讲到,实体店要进行新零售转型,首先要转型老板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里的核心就是共享。那与谁共享?到这里答案就已经出来。至于共享什么?怎样共享?我在之前写过的《8个步骤完成店铺新零售转型》一文中有阐述,大家可以去翻看。
但现实的问题是,这样的转型也不是一跃而就的。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唤醒大家不要做被迫式转型,要主动去寻找转型的方法与机会。
转型需要磨合期
针对于现在很多门店转型的情况,这里给出几个建议:
第一、重新分析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定位。
为什么说要重新分析定位呢?是为了便于寻找匹配的品牌供应商进行深度融合。相当于做相亲前的准备,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亮点,也定位好对未来合作伙伴的要求标准。店铺的产品采用减法策略,尽量只保留极具优势的爆品,其它产品全部转成线上展示,提升店铺的专业形象。
第二、做好流量池布局。
未来的商业一定是平台与平台的竞争,而平台竞争的核心就是流量竞争。作为实体门店,我们所掌握的流量池越大,那么将来我们在与平台合作的话语权就越大。意味着,门店不单止要学会引流客户,还要对客户进行留存服务,不断扩大自己的客户存量。现在做流量池最好的工具就是微信群,门店可以通过不断地把新客户拉进微信群里进行服务留存,增加客户的信任度与黏性。
第三、着重于细分行业的价值输出。
就是要把自己塑造成在所在商圈里本行业的专家,持续为商圈里的客户输出你从事行业的知识价值。比如前面讲的小芳是做母婴产品的,那她就要成为商圈里母婴知识的专家,持续为大家提供各种高价值的母婴保健等知识,成为商圈里母婴行业的意见领袖,从精神上占领市场!
第四、做好跨行业的流量共享与转化。
把商圈里的非同行优势门店整合起来,共享客户资源,共享活动资源。这部分我在《倒闭or转型,社区门店的最后选择》一文中有讲到如何操作。像唐总的汽车服务店,更多的是应该往客户资源二次变现的方向去走,令门店实现多元立体的盈利收入。
跨界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这些年,实体门店确实不易。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未来还会有一大半的实体店铺将被新的实体模式所取缔。因为新业态下的一个新零售门店可以取代十个乃至更多的传统门店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体验。未来已来,变革超乎我们的想象!想要脱颖而出,希望大家从现在就开始加快改变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