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科技 >

震惊 中国“芯”事2019:代表企业崭露头角

条评论

震惊 中国“芯”事2019:代表企业崭露头角

  具体内容如下:中国“芯”事2019

  本报记者/李正豪

  “我们都觉得集成电路确实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2019年12月28日,“星光中国芯工程”20周年创新成果与展望报告会在人民大会举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原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曲维枝对包括《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内的参会人员如是说。

  曲维枝透露,2019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2778.6亿美元,同比下降4.5%;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9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我想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曲维枝说。

  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量及进口额均在下降。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1~11月,中国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进口量除9月、11月分别同比增长8.5%、3.1%外,其余月份的下降幅度在5.4%~19.9%之间;进口额除9月同比增长22.7%外,其余月份的下降幅度在0.7%~20.8%之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中国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出口量同比下降9%,但出口额同比增长22.8%。

  代表企业崭露头角

  最近两年,人们才认识到,我国贸易逆差最大的行业不是石油天然气,而是集成电路。

  记者依据公开数据梳理得知,2010~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分别为1277.4亿美元、1376.3亿美元、1386.3亿美元、1436.4亿美元、1567.6亿美元、1606.8亿美元、1661.6亿美元、1936亿美元、2274.2亿美元。

  也就是说,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近年来一直在扩大。2019年的最大变化在于,出口额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贸易逆差则有望重新回落到2000亿美元以下。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一位专家对记者说,实际上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最大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出口方面。2019年3月以来出口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每个月的出口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全年出口额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新兴出口基地。可以对比的是,2017年、2018年我国半导体出口额分别为669亿美元、846亿美元。

  而出口额的快速增长,主要有赖于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上述专家告诉记者,国内已逐渐形成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紫光集团、华润微电子等四大半导体制造业企业群体。

  根据集邦资讯旗下拓璞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按营收排名的2019年Q3全球晶圆代工企业排名中,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分别排在全球第五和第七。但是两家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仍在6%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闻泰科技(600745.SH)收购安世半导体以后,已经获得了安世半导体相应的晶圆产能,也成为国内重要的半导体代工企业。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也能明显看到我国半导体行业在2019年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记者梳理得知,2019年9月23日,为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提供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解决方案的汇顶科技(603160.SH)市值冲过千亿元大关,成为A股第一家市值破千亿元的半导体公司;2019年11月6日,自主研发并销售半导体器件的韦尔股份(603501.SH)成为第二家市值破千亿元的半导体公司;2019年11月27日,主业为智能手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委托设计与制造)业务、通过收购安世半导体增加了晶圆代工业务的闻泰科技成为A股第三家市值破千亿元的半导体公司。

  不过,在IC设计领域,中国公司整体上距离全球顶尖公司仍有较大差距。依据著名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发布的“2018年全球十大芯片设计公司”榜单,中国公司里面只有联发科位列第四、华为海思位列第五。

  有差距也有希望

  论及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许多业内人士都提到了2000年出台的“18号文”,亦即2000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的核心政策,被业界总结为“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以及提高政策的补贴面等。

  在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之后,国务院又在2011年出台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俗称“新18号文”)。“新18号文”从财税、投融资、研发、出口等方面提出了31条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除此以外,2000年前后的国家电子发展基金和2015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俗称国家“大基金”)的成立,以及目前形成的国家“大基金”、地方政府基金和社会资本都在积极参与的半导体投资格局,也被视为重要原因。

  璞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越指出,正因为在200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一片蛮荒的背景下出现了“18号文”,才有了中芯国际2000年4月的创立和展讯通信2001年4月的成立。其实,国家电子发展基金的第一笔投资——1999年投资1000万元成立的中星微也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

  中芯聚源管理合伙人张焕麟表示,“200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只有10亿美元的量级,目前则达到了3000亿美元的量级水平。2000年中国市场很小,芯片企业很少,看不到太多成长空间。但现在的中国俨然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设备市场,中国半导体不缺市场、不缺资本,人才也在迅速成长,唯一缺的就是时间。”

  曲维枝认为,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来说,“财政资本、地方资本、社会资本的参与非常重要。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聚集到比较多的财力”,推动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但也有投资界人士警告,“别以为有几千亿元规模的基金就很大了,(半导体)技术门槛高、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这个行业的投资和创业都很难,有非常明确的规律,该过的门槛都得过,不可能有奇迹,唯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

  尽管中国半导体行业崛起之势强劲,但也必须正视差距。比如,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台积电、三星半导体等巨头当前的主流工艺是7纳米,正在布局5纳米、3纳米,而国内代表企业中芯国际刚刚量产14纳米、正在突破12纳米,华虹半导体则是28纳米正在量产、14纳米正在开发。在内存芯片制造方面,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也与三星半导体存在较大代际差距。

  从市值方面来说,当前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领先企业,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电子、英伟达、高通等公司的总市值分别约为3000亿美元、2593亿美元、2562亿美元、1421亿美元、1009亿美元,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差距也相当巨大。

  但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认为,“未来20年或更长时间,中国一定会出现千亿美元量级的半导体公司,一是因为从宏观上来看,半导体计算架构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半导体公司的创新面临巨大压力,二是因为欧美日半导体人才正在急剧老龄化,而且半导体人才出现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三是美国半导体投资人已经所剩不多,而中国半导体投资基金异常活跃,虽然中国半导体投资人经验不足,但只要愿意学习,一定会出现一大批优秀的投资人。”

  责任编辑:张国帅

本文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