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坚决不会为美国做事!”面对美国芯片巨头向她发起的高薪攻势和给她最好的科研条件与生活上的任何支持的承诺,中国芯片奇才黄芊芊果断拒绝,掷地有声地回答,体现了她一颗纯粹美丽的中国心。
不久前,黄芊芊率领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基于现行标准CMOS工艺平台的互补隧穿器件集成技术,终于打破中国芯片望着国外项背叹气的局面 ,连AMD和英特尔等西方芯片巨头都对这项技术垂涎欲滴。
黄芊芊,1989年9月25日出生,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人。父亲是当地商人,母亲是高中化学老师。黄芊芊深受母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看书。她博览群书,无论是中外名著还是百科全书,黄芊芊都很喜欢。黄芊芊是家里的独生女,所以她的父母对她培养得很用心,很爱她。虽然她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她并没有养成骄纵的性格。
黄芊芊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学校的佼佼者。
2006年,17岁的黄芊芊便凭着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就读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整个大学期间,黄芊芊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天才和学霸遍地的北大校园里,黄芊芊依然是锋芒毕露。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等黄芊芊一点一点把那些枯燥复杂的学术名词搞懂后,“微电子”在她面前豁然明朗,黄芊芊逐渐感受到了这门专业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对小小的集成电路中,能够蕴含的庞大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叹服不已。
当时的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不算理想,受到了来自国外各种势力不怀好意地打压,不少人甚至抱着比较悲观的心态看待微电子领域的发展前景,担心中国与国外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不过黄芊芊并不这样认为。她对中国微电子领域的发展前景看法十分积极。
在黄芊芊看来,中国在微电子领域的落后,只是因为起步的时间比其他国家晚,并非是因为中国科研人员的能力不够。
黄芊芊毕业后,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向她抛来了橄榄枝,还许诺了很多优越的条件,但黄芊芊全都毫不犹豫地婉拒了。
而与她同批次毕业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出国,在得知身为同级生中最优秀的黄芊芊竟然选择了留下后,大家都感到十分地不解。
面对疑惑,黄芊芊并没有过多解释。她带着相信中国和北大的初心与信念,选择留在北大燕园,继续读书深造。
她认为,北京大学有着中国国内微电子专业最顶尖的师资力量和科研环境,即使起步较晚,只要肯埋头花点时间,照样能在北大做出丝毫不逊色与国外一流大学的科研成果。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国内名校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想尽办法得到出国留学的机会,然后就此留在国外发展,享受国外的优渥待遇,不再回来。有些甚至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弃祖国的利益,主动选择向其他国家谄媚。
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高杏欣。她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的才女,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学深造,却为了获得一张绿卡,将“国家机密”主动献出。
就这样,黄芊芊在北大用5年的时间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还接连斩获了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7年度入选了中国“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这个计划在当年全国范围内只有4人入选,黄芊芊还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来自微电子领域的青年学者。
而在她前行的道路上,很快便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美国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竭力打压中国的高科技行业,尤其是芯片行业,更是美国打压的重中之重。
既然美国想从芯片入手,制约中国的发展,那我们就从芯片入手,通过研发自己的元件替代美国元件。
她开始不断参加国内外“芯片”相关竞赛,将比赛中收获与平时的钻研浓缩写进自己第一篇论文中,文章被行业顶刊《IEDM》(《国际电子器件》)收录,成为我国芯片业内“旗帜”文。科研路上,黄芊芊一路披荆斩棘,斩获大小70余项专利,更凭此获得世界级大奖,全球获奖者仅三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已经有一身奖项加身,但黄芊芊从未因此产生片刻的懈怠。她深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科研领域,尤其如此。在芯片研究中,她继续勉力前行,用自己那颗纯粹的中国心,继续为打造“中国芯”添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