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粉丝突破1000万,距离达到700万粉丝仅时隔一年多的时间,实力再次得以证明。”这是2023年3月,互联网保险测评和决策平台“深蓝保”更新的一条公司动态。
就在深蓝保全网用户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之际,6月9日,水滴公司发布公告称,将战略投资深圳存真求实科技有限公司(即“深蓝保”),第一阶段占股56%。该消息一经发布,便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深蓝保创立至今已有六年多时间,公司创始人、CEO为许春波,曾在知名互联网公司任职。许春波曾在深蓝保官微公众号发表文章透露“六年时间里,深蓝保已从1个人发展到900人的公司,从零起步到拿到小米集团近亿元投资”。
那么,在创业成果颇丰的时点下,深蓝保引入水滴的战略投资意味着什么?于后者而言,深蓝保有哪些优势被看中?透过这一案例,站在行业维度观测,保险科技以及保险中介领域,又在酝酿哪些趋势性变化?
作为一家头部互联网中介平台,水滴收购深蓝保事件本身,行业更加关心这一举措背后的动因是什么,这就不得不从水滴的经营现状进一步观察。
根据水滴6月2日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水滴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净利润4973万元,连续五个季度保持盈利。同期,水滴保实现首年保费16.92亿元。
“刚刚过去的2023年一季度,水滴公司各业务模块均取得了良好表现,我们对所处行业和自身发展持有充分信心。”水滴创始人兼CEO沈鹏如是评价一季度的经营成绩。
不过,从核心经营指标的同比表现来看,水滴面临着营收、净利双降的挑战。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水滴的净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 ,净利润同比下降52.62%。
另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水滴公司(NYSE:WDH)的美股股价持续走低,截至6月12日,年内累计跌幅为25.83%,最新收盘价为2.47美元/股。
事实上,为了改善盈利状况,近一年来,水滴在着力强化降本增效,并追求有质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水滴的运营成本下降11%,总运营成本和费用环比下降1.8%;此外,2022年该公司全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6.24亿元,较2021年大幅下降近80%,由此间接推动了水滴该年度超预期实现盈利目标,全年净利润达6.08亿元。
不过,面对如今盈利增速的收窄,单纯的“降本”恐难再形成有力支撑,如何进一步“开源”成为新命题。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考量下,水滴选择了战略性投资深蓝保。
根据公告,水滴已就拟议收购深圳存真求实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订立最终交易文件。公开资料显示,存真求实即保险测评自媒体“深蓝保”的运营主体,成立于2018年,主要通过多种线上渠道提供保险知识类内容和保险产品评论吸引用户,并将其转化为保险消费者产生佣金。
根据交易文件,水滴将通过多次交割的方式,以总对价人民币36000万元(受限于一定的价格调整机制)收购存真求实至多100%的股权。公司将在第一次交割时收购56%的股权,预计将于2023年6月完成;公司将在第二次交割时收购4%的股权,在第一次交割后的六个月内进行;三年内收购存真求实剩余40%股权。
拟议收购完成后,存真求实将成为水滴的全资子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在拟议收购的首次交割完成后并入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战略性投资深蓝保外,作为“保险科技第一股”的水滴还在加紧强化自身的科技实力。据水滴方面披露,在技术方面,该公司进一步升级了AI赋能的对话机器人,现在可以独立进行10分钟的通话,有望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加速业务发展;在临床试验解决方案业务方面,一季度,水滴成功入组700余名患者,开展70余项临床试验项目,助力120余家药企和CRO的药物研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