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济南产业基地启动暨创新发展成果汇报会在济南举行。投资额超过50亿元的37个高技术项目落户济南,这是山东首家“四不像”机构成立四个月交上的第一份成绩单。
今天签约的37个项目,都是山东产研院聚焦产业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谋划的,包括“无中生有”自建机构16家、“强强联合”共建研究机构16家、建设分院3家、加盟研究机构4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两家。其中,超高速电子驱动试验与测试设施项目将研发打造每小时运行1000公里的超高速轨道交通产业,是山东首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中科聚氨酯新材料项目,有望解决国家亟待攻克的35个“卡脖子”技术之一,打破我国该领域高端产品80%依赖进口的局面,达产后能形成100亿元产值;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作为新松机器人工业软件全球总部,将为全省制造业智能升级提供支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加工制造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将建成技术领跑的全球的高性能纤维生产线,彻底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
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宇波认为,很多项目落地不仅仅是技术好就能落地,有需求就能落地。在落地的过程中如何让它“软着陆”,是需要一些支撑供给的。山东省产研院已经建成投资体系,确保项目产业化以后,能够有一定的资本支持。同时,产研院还推出了“变革计划”、“创新计划”等等,根据项目的成熟度,包括创业者的成熟度去设计支持的结构。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技术创新、项目落地、人才引进、机构建设、院地合作等各方面都取得创新性突破。目前,山东正以此为核心打造“1+30+N”创新体系,辐射带动各地建设一批不同主体、不同模式、不同路径、不同方向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成建制培育支撑山东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产业。对此,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宇波认为,“新的动能注入才能形成新的竞争环境,一旦形成竞争之后他就会倾向形成循环,明年有些项目就能见效益,当然也有一些项目它是比较远期的,比如重大的科学基础设施,对山东的带动更重要的是人才的集聚和一些在国内的地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