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纪念日,到处都是赞颂深圳40年巨变成就的新闻,事实上,以深圳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也的确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最有前景的区域。
所以早在去年,国务院就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被定性为继雄安之后又一个“千年大计”。
上面这段话,其他地方都服气,但长三角很可能不服气,毕竟从区域经济的体量上看,长三角才是中国经济的带头大哥。
2019年,长三角经济区27个城市的GDP之和约为20.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99.94万亿元)的20.4%。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9年的GDP之和约为11.6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1.61%,远低于长三角。
长三角本身规模和体量就大于大湾区,拿7个城市和11个城市比总量,很多人会觉得不够公允,那我们只拿长三角最重要的11个城市来对等体量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显然,同等体量比较,长三角还是比大湾区高出一截。
那为何“千年大计”选的的大湾区,而不是长三角呢?
关键在于:中央最看重的不只是当下的体量,更是长远的发展潜力。
放眼全球经济版图,最耀眼的同样是各大湾区。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
传统意义上的世界三大湾区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
历史最长也最著名的湾区是纽约湾区,它崛起的起点可追溯到19世纪初伊利运河的开凿,之后迅速发展成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枢。
不过以后再谈大湾区,将不得不提到快速崛起的中国粤港澳大湾区。
所谓大湾区,指的是一个或几个相连的海湾、港湾以及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也就是说都是面向海洋的开放区域。
纽约就是个天然良港,19世纪初,在伊利运河开通后,纽约市内的港口成为了东海岸唯一连接内陆航运和五大湖区域港口的大型海港,充当了美国贸易桥头堡角色。
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球吞吐量排名前10的深圳港、广州港、香港港等世界级港口,同样是中国贸易的桥头堡。
到二十世纪后半段,随着人口朝向郊区迁移,纽约面临产业转型,金融业就逐渐成为了纽约的支柱。作为世界金融心脏华尔街就位于纽约湾区,不仅拥有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还有着3000家世界最顶级的金融机构,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
再看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非常发达,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深圳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起完整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另外,澳门证券交易所方案也已上报、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在筹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