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银行提到加快合资理财公司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有外资机构公开表示渴望试水合资理财公司。
据报道,近日在第三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公开表示,希望国内各个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给外资一个机会合作,共同创新,共同服务投资者。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国内多家国有大行及大型股份行正在积极布局合资理财公司。
普益标准研究认为,外资资管机构相对国内银行来说无论在产品体系、人才管理等方面都较为完善,引入外资资管机构有助于加快银行理财转型;另外,境外机构在境外资产配置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破除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形成差异化竞争。
多家银行布局合资理财公司
9月1日,光大银行行长刘金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光大银行的理财业务是未来发力的重点方向。未来,光大理财的七彩阳光净值型产品系列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要按照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快合资理财公司的建设。
此外,今年6月,在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曾公开表示,交银理财已经接洽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拟共建合资理财公司,补充公司权益短板。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数量并不多时,银保监会就批准了东方汇理和中银理财在上海合资筹建首家外方控股的资管公司。其中,东方汇理资管出资比例为55%,中银理财持股45%。业内也把这种外资和中资银行理财子公司合资的模式称为“理财孙公司”。
除中银理财外,今年8月22日,在青岛举办的中国财富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银保监会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除了去年批复中银理财和东方汇理合资设立的汇华理财外,最近银保监会批复了建信理财和贝莱德、富登公司设立合资理财公司,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合资理财公司布局提速也是金融开放的题中之义。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金融业开放11条,其中一条为:允许境外资管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普益标准研究认为,该规定的提出为合资理财子公司的成立提供了契机,这既是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需要,也能促进我国银行理财业健康发展。
聚焦中高端理财市场竞争
对于国内理财市场而言,外资的加入肯定会带来相应的影响。普益标准研究咨询部研究员康箐芸表示:“由于外资机构拥有较为成熟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经验,服务能力较强,其进入将会产生‘鲇鱼效应’,倒逼我国理财市场加速改革和创新,同时将重点在我国中高端理财市场中开展竞争。”
某外资行业务人士表示,优质外资机构的投资理念比较先进,进入中国市场后可以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路。“比如,很多外资机构对养老领域十分感兴趣,目前国内理财子公司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未来或将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在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多次公开表示积极推进合资理财公司接洽时,业内对国内外机构在寻求合作方注重的方面也十分关注。康箐芸表示:“从目前已获批设立的合资理财子公司来看,当前大型外资机构重点寻求与具有更好的渠道、客户和品牌资源的国有大行开展合作。”
目前,对于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来讲,仍处于起步阶段和迅速扩容阶段。未来理财子公司和合资理财公司在分工协作方面将如何处理?
“理财子公司和‘理财孙公司’可以实现较好的分工协作。一方面,理财孙公司可借助中资银行在资源、销售渠道、客户、品牌优势等领域的优势立足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并与海外资管机构进行互补,与母行形成良性协同关系;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还可利用理财孙公司的投研、风控、投资者教育和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快速搭建起理财子公司的运营框架,满足我国银行和子公司自身客户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康箐芸表示。
不过,合资理财公司在中国也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康箐芸表示:“合资理财公司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风险点,一是在产品体系方面,外资机构的文化和管理理念可能会出现中国‘水土不服”’的风险,应注重产品的本土化;二是在管理模式方面,外资入股理财子公司时会面临经营理念和文化的碰撞问题,需与中国资管机构在经营管理方面不断磨合,以求充分发挥外资机构在投研、管理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