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经常听到这句话:“花掉的钱才是自己的,存在银行的钱是银行的”。
这句话的确有一定道理,毕竟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很多人甚至将其奉为圭臬,对“月光族”、“精致穷”的生活,觉得理所当然。
这句话老是被人挂嘴边,有没有道理呢?今天咱们换换口味,从不同方面跟大家“碎碎念”跟“花钱”有关的几件事。
是不是花掉的钱,才真是自己的钱?这其实是一个很哲学的问题。我随机采访了一下身边认同这句话的小伙伴们,他们大概有这么两种想法:
第一种想法,是最常见的“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钱如果没有被花掉,交换得来实物或是体验,那就只是虚无的数字而已。可是钱不就是用来交易的么,不交易还有啥存在感呢?
看看,是不是有点笛卡尔内味儿了?
另一种想法,感觉特别宿命。有人在网上感叹:“赚了钱不花掉,要么被人骗走,要么投资亏掉,要么放银行里贬值,再不然可能被偷掉”。
反正就是钱在手里就没啥好下场,花掉最划算。
这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都忽略了一个点:花掉是要花掉,可是花在哪里都是自己的钱吗?
我觉得,花在最有价值、最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地方的钱,才真正是自己的钱。
如果把钱都花在没有任何意义、怎么看怎么后悔的事上,钱不就完全成了别人的吗?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确保把钱花在对自己的人生幸福最有价值的事上?
这个问题实际上在问: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对人生有价值的事?
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能统一定义,但有一点相同:人生最有价值的事不一定都发生在现在,可能会是在未来。
我是专门做理财教育的,如果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理财就是尽最大可能确保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能够按时实现,这些实现,往往都脱离不了金钱。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收入和支出未必都能达到平衡:
年轻时,我们通常收入较低,但需要支出消费的地方比较多;
年老时,我们的需求普遍会下降,但收入会相对较高,尤其是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段时间。
理财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这种收支不平衡的关系,平衡人生的现金流,从而帮助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实现当时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既不能说存起来的钱才是自己的钱,也不能说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钱。只有花在最重要的人生目标上的钱,才真正是自己的钱。
那再问深一层:“我就是不想走寻常路,就是要把精致生活作为人生目标,为此不惜变成‘精致穷’难道不行吗?”
当然是可以的。只要你愿意承担相应的代价。
如果选择“精致穷”,就意味着每月月光,不积累财富。将来父母养老没钱给、自己生病没钱治、孩子学费没钱交的时候,不要回过头来后悔;
选择“邋遢富”也是如此,即使一辈子攒钱,从来没有享受过,也不必觉得这辈子白过了。
平心而论,无论是选择“精致穷”,还是另一种极端“邋遢富”(即热衷于攒钱,抠到缺少应有的“体面”),都无可厚非。
只要敢于承担后果,不怨天尤人,心理上有足够的承受能力,选择哪种生活方式都可以,彼此不必相互诋毁。
最怕的就是当下爽了,过后抱怨后悔,那就太拧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