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黄金周余温未消,元宵节又接踵而至,不少市民将再次冲进超市“血拼”。值得注意的是,“家乐福价格欺诈门”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表示,市民对于各大超市价格陷阱的投诉愈来愈多。而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消费者对到超市消费被算计感到苦恼,为此,记者连日来收集了不少案例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有效地攻克超市购物陷阱的攻略。
陷阱起底
看着便宜付账贵
日前,羊城晚报接到市民张先生的投诉,他称在海珠区某超市购买标价为11.9元的袋装肠仔一袋,结账后发现小票上价格显示为13.9元,超市负责人告知:“不好意思临近春节太忙了,无心之错。”超市同意退2块钱。在签收本上签名时,张先生发现当天已经有7位顾客和自己有类似遭遇了。
类似这样的价格陷阱还有更多的花样。日前,昆明市家乐福世纪城店就被媒体报道过。据悉,该店当时销售特色鱿鱼丝,每袋138元,价签用大号字标示“13”、小号字标示“8.0”;销售2000克火腿礼盒,每盒168元,价签用大号字标示“16”、小号字标示“8.0”。不细看的话,还真以为这两样商品都是十几块钱。
另外,羊城晚报还接到消费者这样的投诉:在广州某超市一袋零售价3.3元的饼干,正常价格3包要9.9元,而这家超市的三连包销售时标明“特价10元”。很多人认为特价商品就是价格便宜的商品,某些商家正是利用这个误区,将一些正常价格的东西甚至是高价的东西标成特价出售。
买一赠一要小心
日前,广州市物价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超市买一送一的猫腻不少。大部分消费者购物时并不注意赠品的价格,有些商家就悄悄提高商品价格后再附送赠品。比如一瓶沐浴露标价20元,买一瓶赠送一块2元的肥皂,其实这瓶沐浴露原价为18元。买一赠一的另一个猫腻就是食品的“好搭坏,一起卖”,有曾经在超市工作过的网友透露,许多超市常常将快过期的处理品与正品捆绑销售,消费者往往忽略处理品的生产日期。
喜欢礼物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结算之后还能用低价换一件小东西,感觉为购物之行锦上添花。网友“喜欢春天”自曝经历:在购买了一定金额的商品后,超市表示可以加10元低价换购一个抱枕,受到很多顾客的青睐。但后来她再次去该商场购物时,发现该抱枕的价格实为9.9元。
另外,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天河区几间大型超市,发现在冰鲜柜里,与视线平行处摆放的牛奶、酸奶的生产日期都不是最新的,藏在后面的商品反而比较新鲜。另外记者还观察到,约半小时的时间里,中间及右边货架上的酸奶销售得较快,但它们都不是最新鲜的。
高手支招
透过“浮云”看本质
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标价等于实收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有时并非如此。结账时,一定要跟着收银员一起算账,及时核对购物小票,看看实际收款与标价是否一致。如何记下一大堆带小数点的标价?不少网友一致认为笨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动手写下或记在手机上。对于打折、特价、组合销售等超市策略,如果你觉得眼花缭乱,不妨直接拿起商品仔细阅读上面的各条信息,从而决定是否值得购买。看清捆绑销售中每一件商品的信息,留意商品的名称、产地、规格、价格。特别要核实商品的全名、条码是否与促销广告上的商品名称以及条码完全吻合。
对品牌要“忠诚”
对于虚构原价、特价商品不便宜、买一赠一暗涨价等情况,很多时候消费者由于不清楚原来的单价而现场又无从获知,所以无法洞悉当中的猫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州大型超市员工建议,日常用品可以固定购买某些牌子,如非必要不宜经常换牌子。另外她也透露,同样的商品在不同超市价格可能会不一样,甚至在同一间超市的不同门店都会有微差。如果消费者有精力的话,“货比三家”永远不吃亏。
营销知识不怕学
世界著名食品企业纳贝斯克食品有限公司多年的促销经验认为,折扣标志可增加销量的23%,特别是促销食品,基本上都是一个新的搭一个旧的卖。专家建议消费者购物时不要舍本逐末,应把注意力放在要购买的主要商品上,不要过分受赠品影响。
有专家解释,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所以右边的货物被拿得比较多,因此一些不太新鲜的食品,通常也会摆放在这个位置。调查资料显示,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齐腰处、齐膝处,超市会据此来摆放快过期的或利润较高的商品。
保留证据以维权
最后一招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还是非常有用的。中国消费者协会作出消费提示,消费者要保留好购物小票或收据,以及商家的宣传广告等资料,以便出现纠纷时作为维权的证据;一旦发现商品或者价格名不副实,要及时与超市交涉,如果交涉不成,可以及时向当地物价、工商、消协等相关单位反映,最快捷的应该是拨打12315,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