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蔡俊
当时间来到2021年,集采已走过了3个年头。
2018年,首轮全国药品集采拉开帷幕。至此之后,从患者到上市公司到资本市场,各种利益格局都被集采重构。
对患者而言,集采带来的产品降价是福音。对上市公司而言,集采是业绩和估值的风向标。每一轮集采,都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冲击,并深刻改变其战略与模式。
2020年,全国共进行2轮药品集采、1轮药械集采。随着持续深入,尽管业绩与股价继续承压,但药品上市公司通过转型,已逐渐消化药品集采的影响;而刚刚起步的药械集采,相关上市公司或将历经一场风暴。
集采深刻影响上市公司业绩
每一次集采,都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带来压力。带量采购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中标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进而造成销售额同比下滑。
根据西南证券的研报,2020年两轮全国药品集采的平均降幅分别为53%、70%,其中单个药品的最高降幅分别为93%、98.7%;同年的全国器械集采,平均降幅达到93%。
对患者来说,集采引发的产品降价是福音。对市场来说,外资企业因无法承担降价压力几乎会集体落标,国内企业逐渐进口替代。对上市公司来说,虽然中标会造成销售额下降,但总比落标好,因为落标将直接导致业绩大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