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内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小玩家已超过几十家,甚至有公开数据统计表示,该领域的聚集的相关资金总合更是超过上千亿元人民币。
这场大型游戏中的玩家不仅包括了传统车企,像BAT等互联网巨头、以及涌现出的一大波造车新势力品牌,都琢磨着在未来自己在该领域能拥有一席之地。
它们目标自然出奇的一致——以争分夺秒的速度,力求第一时间让自家新能源汽车业务走在友商前列,收获万千消费者认可,让他们享受到无缝驾乘升级体验,自己也在获得认可的同时逐步「做大做强」。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大势已来 现货期货派分庭抗礼
正是在彼此间你追我赶的过程中,汽车电动化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再加上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战场,这也成为各大新能源头部企业极力布局的战略性方向。
其中,智能化、网联化主要体现在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两大方向,诸多新势力品牌都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包括技术、产品的深度布局,但也是正因为入局者甚多,每家打法皆有不同,不过整体可大致分为“期货派“和“现货派”两类。
不过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气候尚未成型,用户当选择一家尚未实现量产落地新能源车企时,也就包含「赌一把」的成分存在,这也就让这种“期货派”饱受争议。
饱受争议的缘由,想必懂的朋友自然都懂,新势力中的“期货派”不管出于投融资、提升市值还是提前营销等目的,从纸面方式大肆渲染“看得见但又摸不着”的新概念——包括各种围绕新能源汽车相关“未来场景”“待量产车型“等期货概念。
这种以PPT造车方式空头支票,一方面是为了投融资以吸引资本合作方,另一方面大肆运用所谓的“前沿先进技术”与“首席尊享用户”等概念作为包装手段,同时吸引到不少普通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