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金融 > 理财 >

要说年轻人买基金有多野?这届善于创造亚文化的年轻人,已经把饭圈文化都带

条评论

要说年轻人买基金有多野?这届善于创造亚文化的年轻人,已经把饭圈文化都带

(IC photo / 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届年轻人的讨论话题,三句话离不开基金。

开年以来,基金接连上热搜,全民“养基”成为大潮流。要说年轻人买基金有多野?这届善于创造亚文化的年轻人,已经把饭圈文化都带入了基金圈。

当基金开始“饭圈化”,画风就已经开始突变。段子接龙,热梗不断。

“追星式”买基金

如果最近不追星的朋友给你提起ikun,那么,他说的可能并不是蔡徐坤,而是张坤。

张坤的出名在于他管理的易方达蓝筹在别人下跌时候,它依然稳;别人小幅上涨时候,它能大幅上涨。因此被捧上神坛,一众年轻人被其业绩折服,自觉成为张坤的门徒。并把他称为“千亿顶流”、 “永远滴神”,还有粉丝自发在微博上为”爱豆”组建了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并且坚持在超话社区打榜。后援会有了,应援口号也少不了。

“以前提到坤坤,想到的是蔡徐坤,现在满脑子都是张坤。”“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坤坤不老,蓝筹到老”。粉丝狂热的爱,更是将张坤接连送上热搜。

基金经理出圈成“爱豆”,很多年轻人直接无脑pick大热的网红基金经理。别管三七二十一,跟着大家抄作业就对了,由此,导致了新发基金被买到需要配额,多只老牌的基金申购也限额,易方达蓝筹更是一再下调申购额度,从10万降到了5000,然后又降到了2000。市场的过度火爆,基民的头脑发热,可见一斑。

因为入了坑,现在的90后,每天八卦不聊了,团购不拼了,整日就是揣摩政策导向,分析行业异动,评估持仓风险,但听过了很多道理,依然买不好基金。

年轻人的自杀式买基金操作实录,可谓数不胜数。频繁申赎,追涨杀跌;一把梭哈,闭眼狂买;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口气入手几十只基金……金融届的鬼才说的就是诸位,生生把基金玩成了股票,玩得就是心跳。

在豆瓣理财小组里,很多成员每日高歌要加仓、梭哈,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一晒截图,就二十五。不管买多买少,总要有个参与感,与大家站到同一战线上。

对于这届年轻人来说,基金已经由单纯的理财方式,延伸成为了社交工具,曾经是在茶余饭后聊明星八卦,如今话题则变成了大盘与基金。这年头,不买点基金,你都没法融入到年轻人的日常交流中。

关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调侃与戏谑,是当代年轻人对于严肃理财话题的解构与狂欢。娱乐化的表达戏谑,成为网络社交的新流行趋势,本也无伤大雅。但值得警惕的是,这背后的关于暴富不切实际的想象与对财务自由的盲目憧憬,诸如此类种种,都是非理性的思维。

(IC photo / 图)

搞钱上头的年轻人

步入职场成为打工人后,90后遭受了一顿社会的毒打,但也逐渐累积了一定的资金,于是怀揣着能够早日退休,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妄图一夜暴富。谁不想自己的“睡后收入”节节攀升呢?

基金的破圈,与当代年轻人这种心态转变密不可分。曾经,年轻人眼中写满了情情爱爱,现在年轻人眼中只有搞钱。电视剧《插翅难逃》里有一句被这届年轻人奉为至理名言的话:“我现在没有心情听他们什么爱情故事,我现在只想搞钱!”

每次聚会不聊八卦不吹水,都是在聊如何“搞钱”,别人看手机是在谈情说爱,聊天面基。她们看手机是在看股票、谈基金、买房、搞副业,此类人如今被称为“深圳女孩”。搞钱是“深圳女孩”的自我修养,现在,更成为这届年轻人的一致追求。

整体的舆论氛围也变相助推了年轻人的搞钱积极性。营销号天天发文“95后的她学会了这个,付了房子首付”,“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大环境下被不断渲染的是被同龄人抛弃的焦虑,让大家跑步入场。

脉脉和陆金所发布的一则打工人年终奖真相大起底显示,40.58%的年轻人在拿到年终奖后会选择投资理财,让钱生钱。而39.09%的年轻人会倾向于买基金。在95后的投资交易中,半数以上选择公募基金投资。数据已经印证了年轻人对于搞钱的热情。

毕竟股票上手难度过高,银行定期利息太低,于是乎,这届年轻人盯上了基金。在汹涌的理财热潮里,席卷着年轻化的“韭菜”。他们急于赚钱的样子,已经提前注定了要被收割的可能。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给你迎头一棒。

9.9元买了吃不了亏的理财课中,游荡着的,都是幻想靠基金就能摆脱繁重日常与卑微打工人命运的年轻人。可以肯定的是,买基金、炒股可能会亏,但教人理财、炒股肯定能赚。

看了几本理财书籍,就以为自己掌握了财富的密码。想当然地觉得基金绝对不会亏,定投就是稳赚,这种浅薄的理解,很可能让自己栽倒。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是被基金的大风刮走了。真真是靠运气赚到的钱都会靠实力亏掉。

正所谓买基金一时爽,基金下跌火葬场。在军工、白酒和新能源等领域上,90后新基民,已经体验到了人生第一次被套牢的滋味。可以一夕爆赚一个月的工资,也可以一晚输掉前面蛰伏数月的利息。

要不怎么说:你抄底了军工,他梭哈了白酒,我重仓了新能源,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你站上了天台,他卧在了轨道,而我直接疯掉,我们都有说有笑。

基于大涨一波之后的夸奖,总带着获胜者的沾沾自喜。而在一片飘绿后的痛骂抱怨,则带着失落者的悔不当初。跌了害怕加仓后继续跌,涨了又害怕马上会降下来。念叨了再多遍老罗的经典名言“与时间做朋友”,只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但依然耐不住市场的火热,看到别人晒出利息后的眼红。每日的心情曲线,完全参照大盘的波动。总之,就是无处安放的理财焦虑。

机构报团取暖,而基民随波逐流。只想疯狂搞钱的90后,面对未知的理财市场,还是嫩了一些。想告诉这届年轻人一句,慢慢来,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