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这个数字在历年获奖总数中并不算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名外籍专家。那么,今年的获奖项目有什么新特点?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明确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每年总数从原来的不超过400项减少至不超过300项。“瘦身”的背后是更加注重质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高洪善表示,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可谓优中选优。他介绍:“自然科学奖是侧重基础研究方面的,发明奖和进步奖是侧重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我们既有对标,自然科学奖的对标就是世界科技前沿,对标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也有一些技术的发明奖和进步奖,有些技术买也买不来、求也求不来,这些就可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一些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这个特殊年份里,科学家这个群体更为令人肃然起敬。高洪善表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共和国勋章总共授予了8人,其中来自于科技界的就有5人,这5人中的4人曾经获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有1位就是黄旭华院士今年获最高奖。国家荣誉称号总共授予了28人,来自科技领域的有7人,占到1/4。”
近年来,获奖名单中基础研究领域的项目备受关注。今年46个获自然科学奖的项目涵盖能源、农业、医学等方面。此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院士多年深耕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不对称催化、手性药物合成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周其林和他的团队经过20年的探索,发现了高效的手性螺环催化剂,不仅拓宽了不对称催化领域,还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周其林介绍:“我们做到了一个最高效率的手性催化剂,它的催化转化数达到455万,也就是一个催化剂分子可以创造455万个手性产物分子。这个结果是2011年发表的,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超过。很多药物都是从天然产物改造过来的,比如青蒿素这些分子,它的结构非常复杂,需要发展它的合成方法,然后用这些方法合成它的类似物,这样才能找到有用的药物分子。做基础研究想的问题不是说几年以后,要想一二十年以后的事,甚至是百年以后的事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高洪善指出,从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来看,青年人才已成基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他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是44.6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是52.5岁,分别比2018年都下降了2岁和2.6岁。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学者,有7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龄不到45岁,团队平均年龄不足45的项目有26项,占比56.5%。今年自然科学奖获奖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
今年的获奖名单中,还有一个特别的获奖项目。一档著名电视栏目——《急诊室故事》医学科普纪录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团队第一完成人方秉华介绍,这部纪录片用最真实的病例为观众普及了最有价值的急救医学知识:“这个作品的镜头触及了常人一般无法触及的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急诊手术室等那些所谓的被封闭的场合。所以这种真实的场景既具有很强的科学普及性,又有直观性,比较生动。不回避发生在急诊病例处理当中的一些敏感问题,不预设结论,也不预导观点,而是把镜头直接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思考。”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作为一部优秀的科普代表作,《急诊室故事》的播出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也让观众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