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雪松控股还是妥妥的世界500强企业,只差了十几个月时间,变得风雨飘摇了。
要说雪松控股集团的老板张劲,也是个低调人物,前半生过得风生水起。
1989年,18岁的张劲考入深圳大学,同届有一个学计算机的校友现在非常着名,就是小马哥。张劲学的是金融,之后那几年,深圳开了股票交易所,深发展等“深市老五股”极受追捧。在老师的带领下,张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他父亲给了60万,他买了深发展、深金田等公司的股票,钱赚得爽歪歪,普通股民梦想的一夜暴富,早就在他身上成为了现实。
其实,发这笔财不只是要有胆识,那个年代能拿60万出来,绝对不是一般家庭啊。
90年代,国家科委首次引入国外的风投机制时,张劲也率先入股深圳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公司,并陆续投资了两三百家成长性公司,据说之后成功上市的达六七十家。
按说这已经很成功了,但是张劲后来到香港读硕士,香港股市很火爆,但是他看得出来,香港真正的大佬,都是房地产商,加上导师告诉他,大陆房地产市场马上放开,进去到处都是机会。
于是1997年,在福利分房政策取消时,张劲就成立了君华地产,专注于房地产开发,这就是雪松集团的前身。
张劲开发的第一个项目是“江南世家”,宣传得厉害,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纯别墅高端楼盘”,还是“广州首例”,卖得也是很火爆。
但是到2005年交房后,却有很多业主上网曝光,房子质量差,买房时的各种承诺好多没落实,差评不断。
但是烂口碑并没有妨碍张劲继续盖楼,后来他又陆续开发了十余个楼盘,赚得盆满钵满。
这还不算,2002年,张劲又开始布局大宗商品供应链,这个业务成了之后雪松控股的主业。
几个风口统统踩中,到2005年雪松控股已经是广东百强企业。
大宗商品是一个to B的品种,风险高门槛高,和老百姓离得比较远。所以这么多年来,张劲都非常低调,他自己将这段经历概括为一句话:
1997年,我把事业重心及资产从金融市场转移至实业,逐步形成了房地产、金属贸易、汽车贸易、建筑、社区物业管理、旅游等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到2015年,张劲将君华集团重组为雪松控股集团,成了“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第112位,在元旦发出的企业内部信中,张劲引用了李敖的诗句“当百花凋谢的日子,我将归来开放”。
此后,张劲和雪松控股集团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不得不说,他把饼画得非常大。
雪松旗下公司推出一个大白管家,用的人还没几个时,张劲就开始放话“我们走的是亚马逊式的会员制,而不是现在盛行的互联网免费模式,不以盈利为目标的经营模式都是可耻的。”还定了目标,两三年后要超过QQ的会员数量。
2016年,张劲提出雪松控股未来五年“三个万亿”目标——万亿销售额,万亿资产,万亿市值。
可事实上,他说的和做的并不一致。
嘴上说着“永远不会做野蛮人”,“自己是企业家,而不是商人。不用掠夺资源、扩大垄断的方式来创造价值。”
转身一看,玩的还是资本并购的游戏,比如说那三个万亿目标要怎么实现呢?直接到处买买买。
2016年,民间投资增速放缓,雪松控股却特别“激进”,先是耗巨资开发丽江大研花巷旅游小镇,然后以48亿元现金并购上市公司齐翔腾达,创A股近年来最大兼收并购案例,这还不算,紧接着又花了42亿元并购上市公司希努尔。
一出手就是两家上市公司,到处并购还怕规模上不去吗?
●2015年,营业收入593亿元;
●2016年,飙升至1570亿元,跃居广州民企第一;
●2017年,达到2210亿元;
●2018年,雪松控股以营收406亿美元,将近2600亿人民币,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位居361位;
●2021年以2334亿元营收,位列世界500强第359位。
很多大佬做类似收购的时候靠的是疯狂加杠杆,实话实说,2019年以前,雪松的负债率还算可控,保持在50-60%的水平,可惜的是,加杠杆赚钱这事像吸毒,很多人是会上瘾的,根本收不住手。
2000多亿的规模距离张劲的万亿目标还远着呢,那怎么办?继续加杠杆吧。
2019年,张劲以400亿元财富登上胡润百富榜,一度成为广州首富。
这一年,张劲趁势当了一回“白衣骑士”。
2018年,曾因发展迅勐被称为业界“黑马”的中江信托爆雷,欠下投资人79亿元的债务,涉及2710个投资人。
这是个烫手山芋,但张劲偏偏看上了,想要收购中江信托。
那会儿业内认为,金融牌照已经进入贬值轨道,花大力气去争取一张金融牌照不值得,雪松内部也有异议。
在此之前,雪松已经有了小贷、保理、融资租赁、私募基金等等金融牌照,也不是非要搞信托嘛。
但是,张劲力排众议,说“信托牌照是目前金融机构牌照里最稀缺的牌照,全国就68张,因此也被称为众牌照之母。拥有这块牌照,对于我们实业的长远发展,意义至关重要。”
也是,2019年,中国的银行约4000家,券商131家,信托只有68家,从这个数字看,信托牌照确实稀缺。
最终,他耗资百亿,收购中江国际信托71.3%股权,取代“明天系”成为中江信托控股股东。
面对现场200多个投资人和几十个媒体,接盘的张劲许下了承诺:
钱要兑付,中江信托的高管不会换人,也不会搞大裁员,大家散了吧,放心。
并购加上还债,里外里差不多二百个亿出去了。
大家也看出来了,雪松的扩张全靠并购,如果买来的产业现金流好、利润率高,那给点时间都是印钞机,可惜,雪松的好多项目利润很薄,赚到了吆喝没赚到钱。
比如他们投的文旅项目大研花巷,开业的时候号称“爆满”“挤掉鞋”,两年后再去看,都没啥人了:
就这个经营状态怎么还钱呢?只有一个办法,借新还旧。
那几年,雪松将持有的13家公司股权都做了质押,其余11家公司均质押100%持股。
但这个渠道能拿到的钱是有限的,不着急,手里不是有信托公司吗?发产品筹钱!
于是,掏钱补偿投资人的白衣骑士张劲,马不停蹄地开始疯狂发产品。
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底,雪松信托发了67只产品。
结果到了2020年,雪松信托的一些项目开始出现问题,年底,有些信托产品甚至出现兑付困难。
2021年,雪松信托变本加厉,一口气发行了160多个产品。
这些产品总规模200多亿,可是很快就陆续爆雷,无法兑付了。
这是为啥呢?这里面猫腻可就多了。
明面上,这二百多个亿大都是借给了很多知名国企央企,按说不应该这样密集爆雷。
实际上呢?都是假的。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调查,雪松对外公布的债务人没有一个见到过这些钱。
钱去哪了呢?这些产品真实的资金去向,大部分是雪松下属企业:
还有一些资金流向了一些神秘自然人,其中相当部分与雪松有很大关联。
上述公司中多数已经是人去楼空的状态,怎么能要得回钱呢?
爆雷之后,雪松控股向投资人至少作出了5次口头兑付的承诺,但无一兑现。
2021年12月20日,雪松控股出具了书面承诺,自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分期向投资人兑付。但到了1月31日,第一期兑付仍未兑现,又改口说2月底。
现在2月已经过去大半,也不知道雪松能从哪儿变出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