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是夜班编辑,作息颠倒,下班已是凌晨。回到宿舍,即便蹑手蹑脚,走动、洗澡的声音也会打扰室友。所以,看到文化人才公寓的申请消息,得知有单人间,我立马报了名。
公寓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由3栋楼组成。房型包括一居室、LOFT、两居室等,面积30平方米至80平方米都有。除了单独的房间,吸引我的还有公寓的地理位置。公寓被地铁4、8、10、12号线环绕,毗邻今潮8弄、北外滩友邦大剧院等沪上文化新地标,周围还有公园、商场、医院。
很幸运,我的申请很快通过,选房、签约流程很快,不到半个月全部搞定。首批签约入住的文化人才共有39名,分别来自新闻、出版、理论、文艺、图情等单位和虹口区重点文创企业。大家来自天南海北,之前分住在上海各区。平时遇到,聊得最多的还是搬家之后的新生活。小张在上海越剧院从事古琴、琵琶等乐器的演奏工作。这次搬家他把古琴带了过来,想要辅导社区居民演奏民族乐器,为戏曲爱好者牵线搭桥介绍良师益友。文广集团的小王对新环境充满期待,“这里距离市中心更近,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租金反而更便宜了。”
的确,公寓的租金很有竞争力。我选择的是一居室,打开租房App,周边整租相同面积的房子价格大多在六、七千元左右,在多重补贴后,公寓租金比周边低不少。
付好第一季度的房租,搬家开始了。整个过程并不复杂,新装修的房间里,中央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常用家电配置齐全。床垫、沙发也都是全新的。撕掉覆盖的塑料包装,把心爱的茶壶摆上书架,成为了搬入新居的小小仪式。
因为要上夜班,往往傍晚起床,所以我特意选了朝西的房间,醒来时刚好有阳光,算是房子带来的“小浪漫”吧。
惊喜的是,公寓二楼的露台还设置了天幕和露营椅,工作之余可以走出房间在这里小憩。看看天空听听鸟鸣,在喧嚣中找到一丝宁静。夜里,这里亮起小灯,又是一番别样的感觉。
2
入住后,我慢慢发现,公寓配套与一般社区有很大的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商业配置。猎户座公寓整体是开放布局,分为了内街和外街。外街主打便民服务,快餐店、水果店、五金店等一应俱全。内街则被规划为社交空间,目前入驻了咖啡店和书店,健身房已经开始装修,未来将入驻音乐餐吧、居酒屋等。约好友一起喝咖啡、健身聊天,不出大门就能享受休闲社交空间。
文艺也是公寓的一个标签,公共空间体现了不少虹口区“文化三地”的元素。广场上,亮色舞者雕塑十分醒目;外墙上展示着虹口区历史文化地标的绘画、摄影等,并配有二维码,可扫码听语音介绍;两间主要活动室分别被命名为“新青年会客厅”“大先生会客厅”;新青年杂志封面、北大校徽海报装点走廊。此外,公寓还引入“1929·辛垦书局”,成为青年文化人才的阅读空间。而咫尺可达的和平公园将成为首个24小时城市不眠阅读公园,也是交流沟通的好去处。
揭牌当周,中共四大纪念馆在公寓广场举办了文化集市。未来,公寓还将建起“海派青年文艺家新时代文明特色实践站”,定期配送理论宣讲、体育健身、城市漫步、读书交友等活动。并组织人才参与“虹口海派青年文艺家”计划,积极发挥文化人才特长优势,为区域百姓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便利的服务也是文化人才公寓的一大亮点。在医疗方面,在公寓中就能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拥有专属的健康“管家”,定期上门提供义诊、理疗等服务。公寓一楼的接待大厅还设置了“一网通办”自助终端机,落户、居住登记、医保受理等政务服务“不出大门”就能办。
“在这里认识了有缘又有趣的人”
By 经常出差的文字记者小巩
1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对于家的珍视要更胜一筹。
平时的工作中,出差是家常便饭,途中在其他城市短暂停留,为了保留熟悉感,总要选择同样的快捷酒店歇脚。因为出差多,回家更显得难得和宝贵。采访结束回到上海,处理后续的文字工作时,我的居家时间又特别长,身边朋友有时吐槽,我的家居服比外出的衣服上身频次更多。
家于我而言,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我更期待这栋建筑带来的温暖的包裹感,和整个社区的凝聚力与活跃度。
一次到楼下收发室拿快递,迎面走来同层楼的邻居,他穿着拖鞋和睡衣,头发乱蓬蓬的像鸡窝,我们打了声招呼,非常自然。他也是记者,今年刚入职,十分年轻。
在之前租住的小区,大家都是关起门来生活。对门住了对夫妻,嗓门很大,墙壁隔音效果不好,有时候打电话的声音我都听得清楚。他们养了只小白狗,小白狗很聪明,每当外卖员或快递员到门口,没等敲门,小白狗先叫起来,但我进出房门时,可能因为熟悉,它从来不叫。即便如此,路上遇到了,或是电梯里碰见了,也不会打招呼。
人才公寓“额外”的意义也许正在于此。刚入住没几天,我便听来不少同行“八卦”——一位在智库工作的同行,今年刚从广东来上海,她家乡在河南,跟我是老乡,不过从小在新疆长大,很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还有一位越剧团的邻居,虽然是男生,却经常扎着小辫,古琴、琵琶、中阮、三弦、柳琴等乐器,他都能上台演奏,剧团表演有空缺他随时补位。我不禁感慨,在我原来的生活半径中,本不会认识如此有缘又有趣的人们,这便是交流的魅力吧。
2
没想到,因为入住这家人才公寓,我体验了一把成为“流量中心”的感觉。
同事们聚在一起,会讨论人才公寓的周边环境和居住环境,我自然最有发言权;也有同事“小窗”咨询,人才公寓的租金优惠政策和居住条件,他们拍着大腿感叹,“怎么就错过了报名通知?”;几位媒体同行联系我,都想采访入住人才公寓的感受;甚至领导都跟我开玩笑,“听说你最近都成‘网红’了。”
自然,这些流量都不属于我,都要归属人才公寓。最近,上海整个保租房市场都是热门话题。
11月20日,人才公寓举办了“交钥匙”仪式。家人特地关注了上海的晚间新闻,并向我转述:“你们人才公寓上新闻了,不过出现了不超过1分钟。”当天的下一条播报更是“重头戏”,同样关于住房保障,时长将近5分钟——也在11月20日,普陀区举办“骑手新家”入住预选仪式,近百套温馨舒适的“星级公寓”可迎接300多名外卖小哥入住,租金不超过1000元。
就在11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期间,专程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那里是另一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共包括440张床位、138套房源,已入住249人,包括特保及保安、绿化工人、环卫及保洁、维修维护人员、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
关于这一系列做法释放出的信号,市场上有几种观点。社交平台上有入住者吐槽,虽然房型好、装修新,但保租房的市场价有的已略高于普通居民房,房租于他们而言仍是重担;有房地产博主解读,上海大力建设和发展保租房项目,能有效抑制市中心房价一路走高;也有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为建设者们提供基本“住”的保障,是城市想要留人、用人的诚意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