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房产 > 楼市新闻 >

2024年房地产走向,清晰了

条评论

2024年房地产走向,清晰了

回首整个2023年,投资人的心情此起彼伏。一季度看到了地产销售的温和修复,投资人市场复苏的期盼中,也等待着三支箭的落地。然而,二季度之后,地产热度下降,整个宏观经济逐渐走弱,二线城市逐渐打开限购,但是楼市并没有激起水花,融资、拿地、开工、销售,地产行业全面下行,也拖累了整个宏观经济,无论是青年失业率还是工业企业利润,都让市场陷入到悲观,也推动利率债走出一波牛市。

 

7月份政治局会议,引发市场对三大工程特别是城中村改造的关注,然而迟迟没有落地的PSL和仍然压力巨大的保交付,也在提醒着市场不能盲目乐观。与此同时,地方化债如火如荼展开,城投债的利差快速收敛,甚至个别高收益城投主体一天下降100个bp。而宏观经济的动能,在8月、9月重燃火焰,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单月增长17.2%,9月PMI重新站上50。

 

然而,8月降息之后,央行动作有所收敛,地方特殊再融资债持续发行超过1.3万亿,期限利差压缩,利率曲线极度平坦,投资端持续加深的资产荒,都让投资经理的鬓边多出几丝白发。

 

经济学老师告诉我们,世界是联动的。尽管2023年的股市和债市让我们感到无力,但是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的主角,是日本股市、是纳斯达克,是黄金,是美国债券,而游走在大类资产背后的,是宏观交易,是Macro Trading。

 

于是乎,找到宏观判断和宏观交易的密码,就成为我们嵩山论市这一年的核心工作。而从我们最擅长的地产研究出发,能否找到破解宏观交易的关键线索呢?

 

那么,就让嵩山论市在2023年最后一期,运用地产视角,找到地产到宏观传导的机理,运用地产的深度洞见,解析需求、供给和预期,去探索居民缩表、动能切换、产业链、财政,以及最最重要的——增量政策的地产触发机理。本次访谈也会不断回顾过往研究,帮助您搭建地产到宏观的研究框架。

 

相信您一定不会失望!

 

 

问答实录
①丨居民锁表与销售趋势:门槛、意愿和能力

- 楼市表现影响居民负债表收缩

持人: 

  2023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嵩山论市持续研究 地产到宏观经济的传导机理。而全市场对地产行业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地产销售与居民资产负债表了。很多朋友喜欢用日本90年代地产泡沫破裂的例子,用来预判中国地产和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而2023年也恰恰是地产调控放松有所实质推进的一年,一线城市放开认房不认贷,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二线城市限购解除,整个年度的销售却仍然有5%以上的下跌。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024年,地产销售是否继续走弱,并进一步推动居民缩表呢?

 

1丨房价、利率与被动缩表

 

其实在我看来,讨论地产销售端的问题,一定要抓住两条主线,一个是房价的变化,一个是利率的波动。其实我们要认清——尽管三道红线后,地产逐渐褪去金融属性,但是地产资产本质上仍然是利率定价的金融资产。

 

而房价的问题十分关键,因为房屋是中国居民家庭资产的最主要部分,房价的下跌会直接引起居民资产负债表被动收缩。而截止到2023年,国家统计局口径的房价已经连续20个月同比下跌,70大中城市里,保持房价上涨的城市不超过10个。

 

穿透房价的表象,去研究背后的缩表实质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到地产销售背后的利率驱动力

 

正如下图所示,上半部分是展现了国债利率向按揭利率的传导,这部分代表了银行间资金对实体利率的疏通。在灰色背景部分,2018-2022年中期,按揭利率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钝化,并不直接反映实际资金成本的变化。而2022年中之后,由于政策松动,按揭利率极速向资金成本趋势回归,利率明显下行,也叠加了去年到今年以来降息的背景。

 

然而,在利率钝化的持续效果之下,即使按揭成本下行,去年至今的地产销售,也只有2023年一季度一次小反弹,整体的大趋势仍然是下行,疫情管控结束后的2023年,竟然比强管控的2022年地产销售额还低了不止5%

 

图:地产行情背后的利率驱动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在探究清楚地产层面居民被动缩表之后,我们需要研究地产触发的居民主动缩表,也就是居民端不买房、不加杠杆,究竟是达不到买房的门槛,还是买房的能力被削弱,亦或是缺乏买房和加杠杆的意愿

 

2丨购房门槛放松,为什么效果有限?

 

2023年的地产调控政策,相比于过往年份“托而不举”的倾向,确实有了明显改变。无论是9月初推出的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还是年底对北上广深首付比例、贷款利率下限和普通住宅认定的放松,其放松的诚意和政策的力度都可以比美2014年的930。而7月份政治局会议后,城中村改造也开始对过往政策有所调整,并不一味限制“拆建”。

 

然而我们也发现,新政出台后,效果比较微弱,更多是作用于二手房,而对于新房市场的刺激很弱。我们以上海为例,其实今年上海已经连续出台很多政策,在8月底和12月中旬两次大放松之外,仍然有不断的信贷优化和五大新城购房条件放松。详见下图

 

图:2023年上海地产调控放松时间线

 

图片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而从地产销售高频数据的结果上,我们也发现上海在9月和12月都明显有冲高回落的特征,政策对新房的效果普遍在一周左右,并没有带来持续的改善,甚至连购房中介对市场的预期都不佳。深圳的情况跟上海类似,在总量上更加小于上海。反而是北京和广州在年底新政后,有缓和的新房销售上涨。详见下图。

 

图:2023年一线城市高频销售(7天移动平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而追根溯源,我们发现,其实今年以来核心的调控放松,都是在于放松购房资格,降低首付比例,本质上是希望降低购房的门槛

 

这种实际放松首付比例的政策,在疫情之前的地产周期里,都是十分有效的,我们可以发现只要首付比例略微下降,就能对地产销售增速带来明显改善。这里我们使用统计局数据中,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的“定金及预收款/(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来估算实际新房销售中的首付比例,并探究下首付比例与销售增速和房价变化的关系。详见下图。

 

图:估算首付比例和地产行情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我们可以从图中发现,紫色线的估算首付比例下降,就带动房价和销售增速同步提升,这组规律在疫情前是效果明显的,但是疫情之后,原本首付比例和销售、房价的反向关系,变成接近于同步的正向关系。这其中的差异很明显——疫情叠加地产信用风险之后,居民在地产端逐渐降低了加杠杆的意愿

 

所以,指望放松购房门槛,就让居民停止缩表,开始买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很难生效

 

3丨买房与扩表能力:核心是收入预期

 

既然单一买房门槛的放松没有起到核心的效果,我们要探究地产层面居民主动缩表的本质。首先居民扩表是需要有能力的,这个能力的核心关键就是居民的收入

 

而相比于居民现阶段的收入,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则是直接影响到买房的行为。在2023年里,很多行业景气度仍然不佳,青年失业率较高,很多处于买房年龄段或者原本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潜在买房者,由于预判未来收入下降,也会对加杠杆和买房行为保持谨慎,甚至推迟正常的刚需买房诉求。详见下图。

 

图:中国城镇居民未来收入预期和房价上涨预期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嵩山论市

我们发现,买房能力的下降,自然而然也会降低居民对地产市场的预期。我们看到图中未来收入信心和预期房价的两个指标,其趋势线也是几乎同步下降

 

所以,在买房能力受影响的情况下,买房的意愿也会进一步受损。居民无法在这个阶段去主动扩表,反而选择防御性储蓄和主动缩表。

 

4丨买房和扩表意愿:顺周期才加杠杆,保交付仍压力大

 

之前力图推动居民扩表的政策效果不持续,是因为居民没有因为政策去加杠杆,后续的楼市也没有增量资金的支持。

 

毕竟周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房价持续上涨预期也已经被打破,在逆周期加杠杆,等于是放大自身资产风险。而房价下降带来的居民资产负债表被动收缩,也限制了居民的主动加杠杆。所以从某种角度上,地产的修复一定建立在经济改善预期回暖的基础上。居民加杠杆也一定是在顺周期。详见下图。

 

图:居民选择在顺周期加杠杆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上图显示出了居民加杠杆的表现,我使用每年居民杠杆率的变化百分点,与地产景气指数比较,发现居民杠杆率在地产景气指数持续高于100的时候,不断增高,并以2021年开始为界线,居民杠杆率开始下降,紧跟地产景气指数回落。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居民加杠杆是顺周期行为,不能指望引导居民加杠杆的调控放松,在下行周期能发挥明显效果。

 

而另一方面,当前保交楼仍然有较大压力,而保交楼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居民对烂尾的担忧,会严重影响买房的积极性,更加会促使居民主动缩表

 

根据百年建筑跟踪的样本项目的保交楼进度,2023年实际推进的保交楼项目,交付比例34%,保交楼在逐步推进落实,但目前进展偏慢。而后续大部分项目工程进度在主体结构和装饰装修,比例接近85%。具体详见下图。

 

图:百年建筑网保交楼样本项目工程进度

 

 

图片

 

   数据来源:百年建筑网,嵩山论市

地方政府的作用在于协调资金和释放专门政策,毕竟地方政府可用的行政手段多于资金手段,所以很多纾困基金和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优化,落实效果有限

 

而金融机构,包括我们使用的AMC资金、共益债,其实最终还是落实到银行投放信贷上,包括国开行纾困资金的使用,最终也是进入银行监管账户。这一点只有理顺了银行在纾困过程中的风险和利益,才能实现协同效应

 

②丨增长动能切换:地产扮演何种角色?

- 基建能否在2024年对冲地产的拖累?

人: 

  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收缩,确实跟房地产密切相关。而如果这个领域往下深究,一定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以地产为代表的旧动能,何时让位于以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动能?在动能切换的背景下,地产行业扮演的角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1丨旧动能之间的对冲:基建 vs. 地产

 

在我们讨论整个宏观经济动能切换时,我们并不能仅仅把地产和旧动能之间划等号。诚然,地产行业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地产行业本身处于宏观经济最中游,向上关联能源、金属、建材,向下延伸至家居、家电等后周期消费,本身又有强烈的金融属性,跟地方财政和金融系统安全密不可分,所以地产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行业,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GDP贡献率和信贷占比角度,整个宏观经济对地产的依赖度逐渐下降,并开始“去地产化”

 

而我们知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经济动能经历了从外贸出口向地产基建转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并非像部分研究者所认为的,2008年经济动能完成切换。其实地产本身带来的增量,一直在跟后续出口走弱之间动能对冲。详见下图。

 

图:近年外汇储备变动和地产政策时机

 

图片

 

 

 

而本身当前的旧动能之间,基建就存在着跟地产的对冲。从今年的数据看,地产投资一直是宏观经济最明显的拖累项,整体上看基建在固定资产投资分项中表现最好。而且今年专项债对基建的整体提振还是有一定效果,某种程度上,供给端并没有因为地产的疲软还出现较大的风险,就是因为基建对冲。基建整体的增速,一直比地产投资增速高15个百分点以上。详见下图。

 

:基建与地产的对冲

 

而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基建对地产的对冲,确实化解了经济中的一些矛盾。我们可以从失业率中找到线索。原本从2022年初,地产投资增速快速下降,行业总需求收缩,农民工的失业率突增,一度超过6%,但是后续地产行业增速持续下行,农民工失业率反而企稳甚至下降,特别是今年三季度开始,农民工就业表现远好于青年就业和整体就业水平,这就离不开基建的拉动。具体详见下图。

 

图: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和农民工失业率

 

 

地产拖累之下,经济不是毫无希望的。毕竟,新旧动能的转化不可一蹴而就,哪怕是在旧动能领域基建仍然能为经济提供支撑。在新旧动能切换的时间窗口中,地产下行不可避免,但是预计2024年基建仍然会保持对地产投资的对冲态势

 

2丨新动能的触发机制

 

技术革新和制造业转型,是一直在进行的事情,对于经济的研究者来说,我们应该更注重积累的、渐进性的转型过程,不能指望技术爆炸式变革带来的一蹴而就。

 

其实在当前的经济中,新动能的替代已经出现信号。今年年初的工业企业利润,表现比地产投资更差,也触发了市场担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年初至今的两次降息。但是二季度地产势能下降之后,工业企业利润不断积累改善因素,并在8月实现了当月17.2%的同比增长,在9月、10月平稳之后,11月更是取得29.5%的当月同比增速。具体详见下图。

 

图:工业企业利润和地产投资

 

图片

 

 

如果我们向前探索,去寻找地产走势与经济预期的关系。在过往较长的一个周期里,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跟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同步性很高,但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在地产依然不景气的前提下,有了明显的增长。而从6月份开始,对于新经济同样重要的工业产成品库存,也开始企稳。详见下图。

 

图: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产成品库存和地产投资

 

整个中国工业企业的库存周期也从7月底开始反弹,预计2024年会明确开始主动补库。也就是说,在地产数据仍然下行的背景下,库存周期摆脱了地产景气度的影响。这就是制造业新动能的逐渐体现

 

在我看来,地产行业对存量经济的影响在下降,对增量经济的旧动能,其负面逐渐被基建投资所对冲,而对于新旧动能转换,我们不能对新技术有过多“一蹴而就”的突变期待,反而是应该观察在地产依然下行背景下,制造业的走势

 

认清“地产拖累经济”的现状,在承认地产拖累基础上观察制造业的变化,才是理性的动能转换时间窗口下宏观研究思路。

 
 

③丨产业链传导:选择开工端还是竣工端?

- 地产后周期行业有持续的行情

持人: 

  我们知道,地产行业并不是一座孤岛。整个地产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对GDP的影响超过30%,占信贷比例接近40%,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50%。而地产产业链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到大类资产的重要领域。在2023年,开工端和竣工端的博弈,充斥在地产相关的股票、债券和商品期货投资上。对于2024年,您是更加偏好开工端还是竣工端?通过地产产业链如何做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呢?

 

1丨2023年:开工端明显弱于竣工端

 

起码从2023年的表现来看,开工端是不如竣工端的。一方面尚有余力的房地产开发商,把更多资源和精力运用于竣工端,而另一方面开工端的贷款支持仍然有限。

 

我们可以发现,地产行业整体走弱的起点大概是在2021年7月,当时恒大和广发银行宜兴支行的资产保全争端,打开了地产行业的风险暴露周期。在信用风险叠加行业需求走弱的背景下,供给端的开工和竣工也明显开始下行

 

下行超过一年后,在2022年的7月,停工断贷潮引起了政府部门注意,保交付进一步提上日程,地产竣工端的下行开始收敛,并于今年开始恢复正增长。1-11月房屋竣工累积同比增速达到17.90%,而新开工增速在1-2月恢复到-9.4%之后,开始继续回落,1-11月累积新开工增速为-21.20%。

 

图:近两年地产开工端、竣工端比较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从开工端和竣工端对应的原材料看,代表开工端的水泥,表现明显不如代表竣工端的玻璃。而水泥和玻璃价格走势的分化起点,是在2022年11月,也正好比新开工和竣工增速切换提早一个季度。

 

考虑到竣工端一方面获得了保交付的政策托底一方面在预售资金监管更加严格的背景下,前期高杠杆高周转模式下预售的楼盘,集中在2023年交付,也得到了地产商更多的资源支持。详见下图。

 

图:水泥和玻璃的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对地产后周期的长期关注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地产的开工端可能将面临长期下行,当然,如果三大工程能持续推进和获得有效资金支持,可能地产开工的情况会缓解,但是在当前的整体判断下,2024年的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可能仍然是围绕-5%的中枢

 

而竣工端,可能2024年并不能保持2023年的高度竣工景气,2023年初至今地产竣工数据表现较好,其实并非是市场化的后端交付改善,其内生性动力不足

 

在整个销售改善到来之前,地产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仍然会很紧张,未来一段时间实际的竣工强度实际上会下降,从而地产后周期行业的销售,短期内面临一定压力。

 

然而,我仍然更加关注地产竣工端和后周期,地产行业增量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未来增量市场的市场容量会进一步收缩,而后续的行业发展重心将会放在存量上。其实我们仔细拆分地产后周期行业的需求,基本上分为四大来源:新房拉动、旧房普及、存量置换、库存调整。

 

图:地产后周期需求来源分析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地产行业新房销售下滑,增量市场空间逐渐收缩。这也是基于本身人口红利褪去、城镇化空间天花板和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的趋势得出的结论。而当前整个地产后周期行业投资者,都是盯准新房竣工趋势,这在短期内确实是必要的,但是随时间拉长,新房对于后周期的带动效应已经在变弱

 

后续旧房普及和存量更新,则会成为地产后周期行业长期的依托。根据住建部的统计,中国城镇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在2021年已经达到38.10平方米,相当于整个中国城镇住宅存量面积在350亿平方米左右

 

消费者对于后周期行业,可能既要满足个人享受,又要满足针对他人的社交比较价值,可能有些细分产品要尽量追求性价比,而有些细分产品则需要高设计感和溢价。具体后周期行业的人口特征、居民收入和行业需求,详见下图

 

图:地产后周期行业人口、收入与需求分化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开工端和竣工端的博弈之后,竣工产业链也产生分化。消费建材的整体基本面表现开始好转。我们筛选了消费建材主要板块的样本企业,发现样本企业从2022年受到明显业绩冲击,特别是2022年下半年收入严重下跌,但是收入增速都在2023年上半年得到改善。详见下图。

 

图:消费建材样本企业收入增速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后续竣工端的产业链表现机会,首先在于降低对于大型开发商客户的依赖,着力发展C端市场。例如东方雨虹还发力工业建筑、能源建设、轨道交通、民生工程等非房领域,并继续加大C端业务,减少对B端的依赖。通过新的渠道,东方雨虹迅速提升非房业务市场占有率。

 

而未来城中村改造、长租公寓建设带来的市场空间,以及后续二手房需求带来的潜在装修市场,都给地产产业链公司新的机会。整个大板块中消费建材也率先业绩探底反弹。从市场空间看,未来城中村改造进入成熟期后,每年的总投资可以达到1万亿元

 

图:城中村改造年投资额(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信息咨询,嵩山论市

 

④丨土地与财政:中央加杠杆与三大工程

- 中央加杠杆是未来理顺财政的必经之路

人: 

  我们知道,当前宏观经济研究员,对2024年的经济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加杠杆的空间与力度。而2023年的化债,也是稳定了地方的杠杆,并厘清了城投债体系中的政府偿债义务。本身地产行业就与土地和政府绑定密切,您觉得在2024年地产行业会对财政产生什么影响?三大工程会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1丨理解地产和土地财政的起点

 

说到地产与财政的关系,大家首先会想到“土地财政”。这背后本质上涉及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对土地要素的理解和运用。土地要素不仅仅关联起城投和地产,更是将地方财政与整个工业化连接在了一起。而这中间中国对土地要素的运用其实是分了三个阶段: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卖地财政→土地抵押融资

 

80年代开始的,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然后土地招商引资的模式,带来了工业用地的超量供应,但是实际上财政收入上并没有给地方政府带来完全的回报。而随着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虽然土地招商引资的模式仍然是各个地方政府运用土地要素的重点,但是土地市场的核心主导权,逐渐过渡到“卖地财政”的模式上

 

原本分税制改革设计中,地方政府更多通过“地税”调节财政,但是实际上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地税收入难以完全转化,也会影响对当地产业的激励。因此,中央允许地方探索积极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弥补财政缺口。在“卖地财政”时期,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的比例,也达到60%以上,而且每年卖地财政收入都得到了较多的增长。

 

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开始飙升,并在2011年左右达到了中央政府财政支出的5.7倍左右,各地除了综合使用低廉出让工业用地和卖地财政之外,需要找到财政体系之外的资金渠道。

 

在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城投平台应运而生,通过国有企业承载政府投融资功能,在卖地财政之外,进一步放大土地的杠杆。通过土地抵押,用城投平台去融资,实际上放大了土地作为潜在/实际抵押物的抵押率,为政府的融资和投资形成载体和通道。而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推进加速了这个过程。

整个过程详见下图。

 

 

图:低价出让工业用地招商→卖地财政→土地抵押金融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2丨地产周期、财政周期与经济周期

 

首先我们明确,中国的经济周期并不是跟财政周期同步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整体GDP的变化周期相关度有所下降,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后,经济增长中枢逐渐下行,财政赤字加大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和经济动能转换形成对冲。具体详见下图。

 

图:中国的经济周期和财政周期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尽管经济周期更多偏向于地产周期而非财政周期,但是本身地产行业是受到财政很大影响的。财政的支出倾向推动地产投资变化,从而产生财政周期与地产周期的共振,而非简单地产公司买地创造政府基金收入。具体影响详见下图。

 

图:2002年招拍挂改革后,四轮财政与地产共振周期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整理

 

3丨中央加杠杆的空间仍然大

 

首先,我们要明确,地方加杠杆空间已经不多了,毕竟在化债背景下,本身债务率较高的省份已经被严格限制新增项目融资,而整个城投债务体系也圈定在借新还旧之中。我国中央政府,一直对加杠杆维持谨慎态度,之前中国政府杠杆率提高,也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详见下图。

 

图:中央杠杆、地方杠杆与城投债务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中央加杠杆的限制,远小于地方,预算外的政策性金融债、专项建设债、补充抵押贷款PSL等方式,不受债务赤字率的限制。2024年,接下来发力的空间,就在于预算外的支出。而预算外中的城投债融资和地方专项债融资,本身受地方政府控杠杆、化债的影响,特别是城投债融资,可能未来新增的空间极小,大部分城投债发行人都被限制借新还旧。

 

所以,在我看来,未来广义财政支出发力的重点,还是PSL。通过PSL,可以推动保交楼,推动三大工程建设,并且真正推进“财政赤字货币化“,在有限的范围内调动中央财政和货币资源。

 

4丨明年地产→财政的重点:三大工程

 

2024年宏观经济增长核心就是期待中央加杠杆,支持地产三大工程,特别是保障房和城中村改造,带动地产产业链修复。

 

保障性住房与城中村改造关系密切,一方面城中村改造涉及到的超大特大城市,也是保障性住房重点布局和推广的城市。而本身整体城市更新工作中,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是一体的。本身城中村改造入库的大部分项目,都需要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

 

从资金上看,各地财政将发挥重点作用。本身城中村改造单个项目难以实现盈利的,可以由地方政府统一做片区规划,统筹资金,解决资金问题。但是地方财政空间有限,就十分需要中央加杠杆。外部的城中村改造专项债、国开行城中村改造专项贷款可以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而保障性住房本身也是微利,缺乏土地本身的溢价和融资,所以保障性住房注定一开始推动,就是跟城中村改造绑定,共同使用财政资金、国开行资金或专项债资金等公益属性较强的资金,来完成建设,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完成标杆项目融资与建设。

 

我们可以参考过往年度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房建设的数据,发现大部分压力都由地方财政承担。在地方化债和财务成本较高的背景下,就需要中央财政发力,加杠杆,带动三大工程,为地产行业造血。详见下图。

 

图:公共财政保障房支出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而三大工程相应的资金来源,还是要以财政资金,特别是中央财政资金,以及广义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方法,比如PSL→国开行专项贷款来解决。详见下图。

 

图:三大工程等供给端增量政策资金来源

 

图片

 

   数据来源:嵩山论市整理

 

⑤丨增量政策触发机制:货币、风险与内在机理

- 地产依然是触发增量政策的重要线索

人: 

  2023年的投资研究中,嵩山论市一直以地产的洞见做增量政策的博弈,一直致力于探究增量政策的地产触发机制,以及运用地产研究成果做利率债投资。您能跟我们分享下您的研究成果吗?您对2024年政策的地产触发机制怎么看?

 

1丨地产对利率触发机制的表象

 

地产行业本身对于经济潜在产出与潜在增速有密切的影响。2021年以来经济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很大程度上就是地产行业全面走弱而带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详细研究地产走势对于政策利率变化的触发。详见下图。

 

图:地产投资、销售走势与利率变化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发现,蓝色区间的部分,是地产销售增速开始改善到地产投资增速改善的传导,大概需要8个月时间,而红色区间是投资改善到整体利率提升,基本上在10个月左右。而在这10个月里,无论是代表政策利率的1年MLF利率,还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对表现平稳,中间会有国债收益率抬升的阶段,比如2012年7月到2013年初,比如2016年1月到5月。

 

当10个月过去之后,整体国债收益率开始明显上涨。这可能与传统认知,地产改善从而立即利空利率债的逻辑并不相同。这中间经历了一个“经济现实改变经济预期”的传导,这本身也是利率周期和地产周期叠加的体现

 

而2023年,市场持续面临地产销售、投资增速下行,这个时候黄色区间的部分,就出现了今年仅仅相隔两个月的两次降息,反而是利率下行反过来意图提振地产。当然,这其中也发生了存量房贷利率下降等加速传导的因素。只是后续政策效果有限。

 

2丨地产触发政策的机理:信用风险与金融安全

 

地产影响金融系统安全,是地产对各类政策的最大触发机制。2020年以来,时任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反复强调——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系统安全的灰犀牛,并在2021年推出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其实,房地产开发增速,本身跟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速呈现负相关的走势。当地产走弱,不仅仅影响经济潜在产出,更加影响金融系统安全,这个时候触发总体增量政策的可能性就加大。

 

自从地产2021年下半年出现基本面下行和批量信用风险后,银行的净息差明显下降,而银行地产业务的不良率也飙升至4%以上。债券端持续爆发的信用风险,也最终推动了2022年三支箭、金融16条,以及2023年三大工程和一线城市放松。具体详见下图。

 

图:2021年下半年以来地产境内债券违约展期统计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图:各类银行净息差不断下行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图:上市银行地产对公业务规模和不良率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3丨地产触发政策的后续:下一个周期的“先立后破”?

 

我们需要复盘一下地产-金融循环的过往历史。在这里,我选用一个比较特殊的指标,就是国家统计局月度数据中的“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这个数据按月统计房地产公司所有项目的计划总投资。而我们知道,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虽然未必完全落实,但是整体上反映了地产公司项目端的总量情况,同时一个项目的融资额度,也是根据开发计划总投资的资金缺口决定的。

 

所以我们通过这个指标,就可以看到地产-金融联动的情况,这本质上也是地产对金融支持政策的触发。详见下图。

 

红点的位置,地产基本面变化触发了政策,引发了央行表态“支持地产合理融资需求”。

 

图:历年“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与地产开发贷情况

 

图片

 

   数据来源:Wind,嵩山论市

后续地产行业在2024年,仍然会触发新的政策,并有可能推动一季度央行降息超过预期。毕竟根据我们前边的分析,地产行业的销售、投资、融资基本面,很难在明年充分软着陆,地产→宏观政策的触发机制,仍然生效。

 

本身地产对宏观增量政策的触发机制,其内涵也正是我们之前分析的“新旧动能转换”。如果未来要真正实现经济转型,要在建立高端制造等新动能之时,保证地产行业平稳发展,不盲目切断地产行业的持续贡献。先做好旧动能内部,基建对地产的增量对冲,然后才是做好新旧动能的衔接与切换。而不切断地产贡献,维持地产平稳的方式,只有通过地产触发更多增量政策,并且从公益资金予以保证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