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房产 > 楼市新闻 >

学区房最后绝唱,拼爹时代来了?

条评论

学区房最后绝唱,拼爹时代来了?

1,浙江金华武义县发布了一则关于积分入学的通知。除了居住年限、志愿者服务外,其中还提到:
每献血100ml入学积分得2分,最高可得30分;
捐款满1000元得2分,上限可得20分。
图片
不敢过分解读,但结果可想而知:
有钱出钱,
没钱出血,
没钱捐款献不了血,就得免费干活。
2,根据杭州发布,2024年预计公办学校学位红色预警小学120所、初中38所。
同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未来3年的入学预警信息,仍然热度爆表。
不止是杭州,一些大城市甚至县城学位都出现供给紧张,比如广州,天河、增城和从化三区有32所中小学发布学位预警。而且去年上海、成都、济南、南昌,都曾发布义务教育入学的“学位预警”。
什么叫学位预警?
黄色预警,是施教区内适龄儿童户籍人数介于学校拟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之间。
红色预警,是儿童户籍人数,达到或超过学校拟招生计划数的100%。
也许正因为入学的巨大竞争压力,家长们对学区房追捧又达到了峰值。诸葛找房的统计,全国10个重点城市,12月二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11.08%,同比上升33.58%。全年来看,同比上涨31.47%,创近5年新高。
图片
二手房回暖速度比新房要快的多,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近年来交付问题一直在困扰新房市场,选择二手房的原因无非看得见摸得着,再加上一二手价格倒挂,购房者上车更从容。
另一方面,频频发布的学位预警,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家长们的恐慌,都想赶在招生报名前网签过户,新房等不及,学区就成了二手房最大的推手。
软肋都被紧紧拿捏着,说不焦虑肯定是骗人的,对于家长们来说,直面而来的信号就是:读书形势严峻,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换谁?也不愿意吧。
说到这肯定有人要反驳的,出生人口一直在降,以后不愁没学上,学校以后都招不满的,没必要焦虑。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2018年开始,新生儿数量就以年均减少200万的速度急速下滑。看起来大势所趋:大部分孩子,只要愿意,都有学上。这确实是事实,不过那也是后面五六年的事情了,但当下所处的背景更为复杂。
图片
考考大家,二胎什么时候全面放开的?
没错,是2016年1月1号。
这个政策带来了多少孩子?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随后开启了一路下跌模式,2022年不足1000万人。
重点不仅仅是5年时间少了快一半的孩子,而是从2002年到2015年,十几年时间,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数量都在1500万到1600万上下,生育率极其稳定。
按照6岁的入学门槛,眼下正赶上了二胎潮集中上小学时期。稳定的出生率,突然放开的二孩,学位的供不应求,也就自然而然了。
当然,也不能小看人口流动的影响。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超过3.8亿人,流动人口子女规模也达到了1.38亿人,但跟随父母进城的,只有7109万人。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只能留在老家,原因很简单——上学难。
对于没户籍、没房产的外地人而言,要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读书,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目前看起来最为公平的积分升学政策。
所以你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几乎是大多数父母的共识。
如果从一开始就打算和孩子分居两地,逢年过节见上几面,和自己不亲也算了,反正自己挣的钱都给他,尽可能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不就是长大后再重复自己的人生罢了。
因为从一开始预期就放得很低,承认自己平庸,也接受孩子继承自己的平庸。
图片
为什么大家还是要拼,要挖空一切心思为孩子跑赢起跑线?
主要是不想孩子重蹈覆辙。
有道是,你的圈子,决定你的层次。城市里机遇多发展空间大,能带来更开阔的视野,反正在这里,不用担心会遇到发展瓶颈。
终于,把孩子留在身边,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结果最后说,一旦学位出现供求紧张,首先抛弃的就是无户籍无房产的外地孩子。深圳是全国流动儿童最多的城市,2017年当地流动儿童达到87.29万人,在校学生比例仅69.55%,其中又只有三分之一的非深户儿童小学毕业后在深圳报考中考,继续升学。
其余的孩子因为积分不够,大多只能送回老家读书,毕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入读民办学校意味着更昂贵的学费,这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想让孩子留在大城市上一所理想的公办学校,就得卷积分。
从这个角度看,真的公平吗?
房说君有话说,最后想说的是,积分入学政策已经在很多城市实施多年,至于采用怎样的赋分政策,各地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初衷是想让外地户籍家庭多条路子,未曾想却伤害到了教育公平。
残酷的真相是,现代社会,只要有钱、有房就能获得更多的权利和资源,只要社会还在存续,这一点永远不会变。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少了,就不那么卷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个体,会有更多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