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房产 > 楼市新闻 >

试图唤醒原本应该到来的“小阳春”。

条评论

试图唤醒原本应该到来的“小阳春”。

即便是疫情导致大多房企业绩面临滑坡,下降幅度明显,也有房企不受局面影响,接连高价拿地,寻找非常时期的”超车”机会。

受新冠疫情影响,整个2月份国内楼市明显萎靡,购房者置业需求被积压的同时,全国房地产售楼处也因特殊时期受制其中。相关数据显示,1-2月,全国有近60个城市都要求关闭售楼处。

对此,各大城市纷纷使出各类“救市”招数,如为激活置业需求而降低购房门槛、放宽限购,以及针对房企在拿地成本上的扶持倾向等。与此同时,房企自身也使出“浑身解数”,不仅咬牙打出“折扣组合拳”,变换各式花样推出线上卖楼,只为试图唤醒原本应该到来的“小阳春”。

Ⅰ销售寒冬下,业绩普遍下滑

但耐人寻味的是,真实效果似乎微乎其微。一份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受疫情以及季节性等因素影响,2月各房企的销售业绩创近几年单月销售新低,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额仅3243.3亿元,环比下降43.8%,同比下降37.9%。

同时,2020年2月,全国27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仅成交了240万平方米,环比降幅高达83%,同比下滑77%。

突如其来的销售寒冬确切存在。3月3日晚间,万科发布了2月销售简报。2月单月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73.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9.79%,合同销售金额280.3亿元,同比减少35.1%。

迷雾中的楼市:有人业绩下滑7成,有人“逆势”巨资拿地

两天后的3月5日,融创发布公告称,2月单月,融创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22.1亿元,同比下降33.17%;合同销售面积约8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89%。

同日,中海也发布公告透露,其连同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于今年前2月的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329.42亿元,相应累计已售楼面面积约180.96万平方米,分别按年降低22.7%及23.3%。

此前,万科、融创以及中海地产,自疫情发生后,也随之运行线上售楼渠道进行推广销售。其中,万科推出“万科置业神器”的线上营销交易平台,作为万科官方小程序,随时可以查看万科全国楼盘;

融创则开启线上售楼“融创幸福通”,附加无理由退房,以及联合全国各区域推出不同优惠举措;中海地产也启动线上销售服务,推出“海客通”线上售楼小程序,全面开启线上看房、选房、认购。

据克而瑞统计,截至目前,百强房企中已有92家房企发起线上售楼处。但仅是线上售楼渠道的开通,大多房企也不敌恒大版的“全员营销”。

2月13日,恒大开始推出“定金抵房款+无理由退房+最低价锁定”,3天后又宣布全国在售楼盘住宅(含公寓及写字楼)75折优惠。同时,恒大“恒房通”平台开启”撒钱模式“,推出注册签到赚取奖金,邀请新用户奖励,以及成交享1%佣金多达万元奖励激励机制。

半个月后,恒大与万科、融创等同日发布2月份业绩数据。最终,恒大“逆势”下销售额上涨三成。数据显示,恒大前两月销售852.8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2020年2月份的合约销售金额约为44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7.8%;合约销售面积约为513.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3.8%。

事实上,疫情突袭后,1、2月份房企整体普遍业绩下降是真实现状,对于恒大业绩反增的现象,财经评论员严跃进认为,头部房企如恒大等房企表现突出,更多在于自身品牌优势与折扣力度大有关,在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之下,确实会带来不错的效果。

迷雾中的楼市:有人业绩下滑7成,有人“逆势”巨资拿地

但也有业绩明显不太乐观的房企。比如招商蛇口3月9日发布的销售简报,2月整月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1.0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1.33%;实现签约销售金额仅25.31亿元,同比减少69.52%。而1-2月,招商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55.2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2.16%;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仅144.29亿元,同比减少28.18%。

同时,业绩遭遇“尴尬”的房企也不止是招商。根据龙湖新披露数据中,2月单月龙湖实现合同销售金额7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43.4万平方米。截止2月末,龙湖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71.1亿元,同比下降31%,合同销售面积104万平方米。

一样是深圳本土房企的金地与龙光也遇到业绩颓势。数据显示,金地2月整月实现签约面积1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0.23%;实现签约金额29.9亿元,同比下降56.82%;龙光2月则实现权益合约销售额为26.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5%,对应权益合约销售面积约19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目前,绿城中国、万科、保利发展也已发布2月业绩报告,其中,绿城中国实现销售21亿元,佳兆业实现销售25.63亿元,保利发展则实现销售200.63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比下降64.4%、34.5%、39.94%。

有业内人表示,房企业绩普遍下滑,是疫情影响下的正常状态,待后续线下售楼处逐渐开放,各房企推盘力度陆续加大,市场需求将回归,因此不必太悲观。

Ⅰ地产商“逆势”巨资拿地

虽然业绩面临缩水,恢复元气也尚需时间,但似乎不影响部分房企积极“补仓”。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1~2月TOP3房企拿地总金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9.8%,TOP50房企同比增长28%。2月单月,TOP50房企拿地总额1731亿元,环比增长14.7%。

从拿地金额来看,香港置地、绿城中国和华润置地摘得前三甲。数据显示,1-2月,香港置地以318亿元位居首位;绿城以268亿元居于第二,拿地势头猛进;华润置地也以140亿元的拿地金额紧随其后。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置地在土拍市场中高价拿地并不手软。2月20日,香港置地以310.5亿元联合拿下上海徐汇滨江综合体地块,成为截至目前的内地第一总价地王。

而绿城中国在土地市场也展露了稳健拿地的态势,并分别在北京、天津、大连、成都等10余个城市积极扩储。数据显示,1-2月,绿城中国累计获得13宗地块,累计权益总建筑面积184.0万平方米,预估货值585.6亿元。

迷雾中的楼市:有人业绩下滑7成,有人“逆势”巨资拿地

此外,华润置地单月拿地势头也十分猛烈。仅是2月整月,华润置地便在北京3次拿地。2月25日,北京出让一宗位于西北旺镇的不限价地块,吸引了7家企业参与,经过72轮竞拍,华润置地联合体最终以76亿元、溢价近26%收入囊中;26日,华润置地又经过252轮竞价,以12.27亿元竞得江苏徐州云龙区一地块,扩储意愿强烈。

可以看出,疫情之下,土地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弱,各大房企逆势拿地,试图寻找非常时期的“超车”机会。而对于如何选择斥资布局之地,一二线城市仍是房企拿地重点。

数据显示,1-2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10城市总计成交2567亿元,比去年增长0.08%;其中,北京以673亿元的成交总价位于榜单首位,上海和杭州分别以619亿元和370亿元的成交总额占据榜单第二、三位。

“很多头部房企还是认为疫情影响是暂时的,市场需求也只不过是短暂隐藏了,只要态势逐渐稳定,被积压的意愿都会回来。”一位接近TOP10房企的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