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农村住房改善工作进行为期4天的专题调研后,盐城市委书记戴源就之前的部分政策进行了微调,并结合主题教育给全市干部上了一堂专题党课,以此将住房改善推进工作更好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中去。
“完成任务固然重要,但必须要从百姓实际需求出发,任务导向不能走偏。”实地调研对戴源的触发很大。
当前,农村住房改善工作是盐城落实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头等大事。为何农房改善这一全市的头等大事并非是政府实施工程?为何要提前研究农村资产的股份化改造?就上述话题,盐城市委书记戴源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以政策促使百姓资产增值
《21世纪》:作为江苏面积第一大、人口第二大城市,为何将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作为头等大事?
戴源:包括盐城在内,江苏苏北地区的农村住房问题,是一个历史长期性问题,农房呈现出“一门两窗、70平方、后门厕所猪圈、前门厨房柴房”的基本格局。
坦白而言,苏北农房的条件水平与江苏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和实现全面小康任务较不匹配。近几年来,省委主要领导来盐城调研时,也主动指出了这个问题,如果不抓紧时间改善升级,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苏北农房水平可能会成为全国最差的地区之一。
鉴于此,在省委全委会上,明确了苏北五市党委将农房改善作为贯彻省委全会的头号任务。
《21世纪》:农房改善会带来什么好处?
戴源:盐城推动农房改善已将近一年时间,从实践看,有收获也有教训,工作也是在不断集中统一思想、细化措施。
从促进经济发展看,这么多满足百姓实际需求的大体量农房改善,涉及到建材、装修、更换家电等,可以实现有效投资拉动消费,也创造了诸多就业岗位。
人民群众有需求,但过去为何没有做好,主要原因是有的地方想做但没有条件也没有实力去做。盐城有的地方从经济指标上看上去很好,但实际上50%的农户年均收入在6万元左右,不可能盖得起新房。另一个原因在于,基层想做但涉及到土地调整等政策因素,没有那么多的建设用地,更不可能去挤压基本农田。
从建湖县的实践看,在土地规模经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应,宅基地复垦,废沟、废塘等全部整出来了以后,解决了历史上分田到户碎片化的问题,有效使用的土地面积增加了5%-15%。在确保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新增土地作为集体用地留存,规模化经营每年可增加18万-20万元的集体收入,也就达到了解决贫困村脱贫的目的。
此外,集中到新型社区之后,可以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城乡融合的公共服务,污水处理等零散工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历史上在农村进行的种种投入的边际效应会递减。
因此,如果没有市级层面的统一规划来推进是做不好的。农民手里虽有宅基地但没有土地,因此他们的资产没有办法增值,只有政策变化了才能增值。
解决农民改不起的问题
《21世纪》:有的地方建设了五六层的高楼,为何盐城坚持只建二三层的农民房,并且没有大规模的聚集单元?
戴源:有同志提出建平房,但这样达不到节约土地的目的。
我在实地调研中去过一个地方,那里新农村建设搞得挺好,但2008年建的房子至今还空着,一问才知道那是开发商盖的,农民买不起。但为何会建了高楼?那是因为之前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执行了万顷良田工程,于是盖了6层公寓楼。当地一个住车库的老人说出了实话,不想往上爬。所以,改善农房是好的,但不能“盖错房”,2-3层最适合农村实际。
第二,有的基层在推进工作时,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碰触到了用地红线,事情做了但规划没及时调整,这就是用错了地。
第三,规模要适度,要让公共服务有效覆盖,一个集中居住点300-500户是最合适的。
第四,无论是县区、村镇还是百姓,必须坚持“农民少(不)出钱、村镇不负债、县区能承受”的基本原则。
第五,房子的质量要有保障,必须经得起检验。
《21世纪》:如何在执行过程中完成上级任务不跑偏?
戴源:按照省委的精神测算,盐城需要完成7万-8万户的住房改善。市级层面入户调查显示,真正想利用这次政策机遇改善的在15万-20万户,完全可以覆盖省级要求。说实话,这个体量是比较大的,当时我们也有压力,毕竟这事在盐城的农村还是第一次做。
因此,除之前的走访外,我还进行了一次4-5天的专题调研,将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结合主题教育上了一次党课。不少地方所谓的完成任务,其实是这个任务导向没有树立起一个群众导向,应该反过来思考,农民究竟想不想改,怎样解决改不起这个问题。
在滨海县有一个贫困户老徐,他的房子不能说差但肯定也不好。我问老徐想不想改,老徐说政府盖的房子那么贵自己没法改。我说,如果不需要你贴一分钱分一个比现在面积稍小一点的新房你干不干,老徐立马说我马上搬。
尽管之前有大规模的入户调查,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对,因为如果拿出来的改法群众认为“贵”,那就会集体沉默,他们会照顾到政府的面子,不愿意说条件水平差,只会说现在住得也不错,不需要改。
从老徐的情况看,他的大儿子结婚分出去了,老三当了上门女婿,老二身体长期生病至今单身,77岁的老徐说自己活不了多久,为什么费劲去翻新房子呢?但是,如果能不让他出钱给他一套新房他就愿意了。
所以,之前我们只强调不要强拆、不要违背农民意愿,但是没有做到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看到今后生活带来新的好的变化来引导农民的意愿。完成了省里交办的任务数量固然重要,但政策制定必须和群众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用后者来推动前者。
《21世纪》:怎样做到百姓退旧房尽量不贴钱?
戴源:从市委层面出发,制度设计上首先考虑的是百姓不贴钱的房子才行,必须建百姓想要的房子,这样才能满足群众需要,调动积极性。
从实地调研的情况看,各地差异很大。有集体经济强的地方盖到了220平方米,有的地方测算下来90平米就到顶。我刚到盐城当市长的时候,农房建设成本在980元/平方米,但2年后最高的达到1500元/平方米,这还不算公共配套。
两年涨了这么多必须要盘账。我们决定,不要开发商,因为开发商总要有个利润,他会和政府谈用县城土地开发来平衡。所以,我们决定只招工程队,房子不是政府统建,本质上是百姓自建房屋,只不过是集体统一帮忙,并且自建房没有税费。
到最后,房子的质量、户型和价格如何衡量?我们以村干部搬不搬为标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走在前,群众才能跟着走,农村住房改善也是一样。
调整体制机制确保农民利益
《21世纪》:农房改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城乡融合、美丽乡村等,这些涉及到三农问题的多个重大战略如何统筹以达到最好的效应?
戴源:农业在盐城仍是一个支柱产业,基本农田面积超过苏南5市总和,贡献了江苏近20%的粮食产量,是江苏成为全国产粮大省的关键。盐城一产占比11%,这在东部地区的城市中是少见的。所以,把自己的土地用好,是盐城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考虑。
集中居住要改变农村的生活形态,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市具备的功能农村也要有,要把过去农村没有的而百姓生活需要的集中起来。但要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比如今后人住到一起后的红白事,就要有多功能室,满足在农村人集中起来的需求。
现在我们对各地的产业园进行了一些管控、清理和整合。在城乡融合中,农村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生活等要努力提高水准,现在我们农村工作的重点在于教育均等化,不能因为一个学区房就掏空了百姓的积蓄。
这个过程涉及到很多体制机制的重新调整,比如集中居住把群众所需要的社会服务功能延伸下去,那路灯供电就应该按照农民居住电收而不是商业电。
与城市不同,15-20年后的农村是什么样子,以后房子会不会出现二次空搬,或许下一代继承后做乡村旅游。有很多问题现在我们也没有办法完整地预测,但是趋势是向好的,促使我们的工作要做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