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心态全崩了,真的崩了!
过去半个月,连续好几个朋友在微信上问我,最近可以买哪些房子?
据我所知,这几个朋友前一两年都刚换了大房子,都刚入住或在交付的路上。一问,果然都是为了“再抢一波限价红利”。
其中一个朋友一口气抛出3个楼盘名,看得我丈二摸不着头脑。一个位于城东库存重灾区,一个地处城市远郊,还有一个是临高架的顶豪小户型。反正,跟时下最热门的红盘不太搭边。
翻译下:赚钱效应很一般,有些甚至可能阶段套牢。
我不禁哑然失笑,你的眼光什么时候炼得这么清奇了?一问才知道,超级红盘摇不到,钱又无处可去,怕踏空。
另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平时不太关心楼市,也抛出了两个啼笑皆非的选项。
一个是市中心某天价洋房,上次开盘挑剩的,销售答应为他保留到6月初;还有一个是远郊的小院墅,也是随到随买。无论买哪一个,自己都不会去住。
再一问办公室里的同事,类似情况还真不少。
前段时间,一个老同事刚卖掉桥西的二手房,到手900万。手握“巨款”的他,摇了两次红盘没中,居然托关系定了一套城西某豪宅剩下来的二楼。
房子的确是好房子,但因为一二手倒挂少,该豪宅此前流摇过,也就最近热度迅速上升,但摇到概率还是挺高的。
这位同事,还是在营销一线干过十多年的“地产老兵”,谁能想到他投起资来,也如此“将就”。
PART 2
新冠疫情以来这一波楼市行情,真的太魔幻了。
复工之后,想像中的低谷抄底机会,不仅没来,中国楼市反倒一天比一天热,中签率一天比一天低,人称“疫情景气”。
经济差成这样,连涨数年的房价都毫发无损,全世界又在疯狂放水超发货币,谁心里不慌?
最郁闷的是,连原先求着你买的楼盘,姿态都端了起来。
比如市区某楼盘,去年首开高层,总价300多万起,仅需存款证明,最终卖得还行,但绝称不上火爆。
最近一次加推,还是均价不变的高层,但起步户型从刚需90多㎡,提高到了120多㎡。总价大幅抬升,为保证低中签率,按理应降低登记条件。
但该楼盘最新公示方案显示,门槛不降反升,首套和二套均需冻资。
还有该楼盘售价更高的洋房产品,此前多次流摇。现在售楼处给出的口径却是,房源所剩无几,想买只能等下期开盘。
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了市区另外一个改善盘。
该盘去年至今共3次开盘,除了首推摇号,其余两次均流摇。市场存在感低,鲜有人问津。
但最近一个月来,售楼处更多是“门庭若市”的场景。一些楼层好的房源,据说必须托关系才能买到。
还有城西均价近3万的某新盘,最近一次登记量,比首开增加了一倍。
PART 3
事情要分两面看。上述这些楼盘,产品各有精彩之处。
但另一方面,之前不那么抢手也是事实。现在是“套利”主导的市场,上述楼盘虽然自住性不错,但或限价不够狠,或板块缺少大概念,投资并非良品。
那为什么现在又有一拨中产开始扑向它们?
原因很简单,即在货币宽松的大环境下,大家手里的钱正在不断被稀释。
数据显示,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创近3年新高;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5万亿元,一季度贷款增加7.1万亿元,远超预期。
虽然放水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困境、刺激经济,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还是有相当部分流入了楼市。
于是,像杭州、上海、深圳这样安全、前景大的市场,成了热钱首选。
所以魔幻的场面出现了:杭州楼市中签率屡创新低,上海、深圳千万豪宅频频上演“日罄”戏码,连天价“茶水费”也重出江湖。
最夸张的深圳,甚至出现了“贴息贷款炒房”的神操作(已被严查纠正),二手房价飙涨。
另一方面,“疫情景气”又进一步坚定了大家买房的信心。
就像一位业内老前辈说的,中国楼市在长期的、多轮的、收紧的、打压的调控中都能安然,短期的疫情冲击还能奈我几何?
骂我,我这样;捧我,我这样;用我,甘当夜壶;不用我,愿做备胎。
对比一下股票、P2P、原油期货和办企业,还有哪种资产,能像中国大城市的房子一样坚硬如关汉卿笔下的铜豌豆?
除非来一次真正的断崖式下跌。
PART 4
这样的背景下,多少人还能淡定如初?
但还是得奉劝大家一句:全球疫情还未结束,“黑天鹅”随时可能降临。此刻还是佛系摇号、佛系买房,更为安全。
外界的经济环境是真的不太好,许多做实业的朋友感受已经很明显了。
但中国人储蓄习惯太好,即便有危机,现金流一时半会不会出问题;但半年后、一年后呢?就不好说了。
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倒退,我们的楼市是否真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真如此,世界又该欠中国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了。
从投资角度讲,那些一二手倒挂惊人的超级红盘,安全垫很厚,即便楼市下行,跌破“发行价”的概率也很低。
但那些限价不明显,甚至比二手房还贵的楼盘,就难说了。
所以,最安全的办法是“佛系摇号”,超级红盘都去试一试。没摇中是应该的,摇中了就当中大奖。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摇不到号也要买房,也应该是“佛系买房”,不要轻易被销售“逼单”,不急于一时下单。
在那些“挑剩的贵房子”里,只选品质真正高的,自己会去住的。实在没有满意的,宁可不买。这些房子,站岗概率大于踏空。
PART 5
那么,哪些房子能治愈“心态崩了”的中产们呢?
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有迫切的改善、学区等需求,买入一套非热门楼盘,哪怕是一套稍稍溢价的二手房,也不是不可接受。
虽然牺牲了一定的价差红利,但也没有了摇号落选的煎熬,及长时间的等待。
但若没有特殊需求,只是为了资金保值增值,头热一股脑地随便买一套,就有失妥当了。
首先,热门红盘虽然难摇(人才优先后中签率更低),但机会还是存在的。不试上一试,怎么对得起自己;
其次,随着“双限地”的全面铺开,后续新盘供应的房价,是不变的。
什么滨江、奥体、未来科技城、南星和江河汇,哪怕你开盘时间再晚,销售上限价格,都是明码标价保持不变的。
换句话说,钱或许会贬值,但新房价格也是在原地等着你。
代价就是等待期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最坏的局面则是,你依旧摇不到。但世上哪有不付出,就占到便宜的好事!
退一万步讲,即便买不到心仪楼盘,还有一堆非热门红盘和二手房,等着你去挑。
另外,虽然楼市一片“欣欣向荣”,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一季度经济同比下滑6.8%,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首次下降。
在经济衰退已成定局的今年,靠资金推动起来的楼市,能否始终“一枝独秀”,也是需要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