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房产 > 楼市新闻 >

“三条杠”给房企设限

条评论

“三条杠”给房企设限

烂尾楼这种事,年年都有,但像今年屡屡占据舆论场头版的,实属罕见。

在昆明,30户居民住进烂尾楼上了热搜,业主在楼前空地开荒种菜,毛坯的墙面,四处漏风的屋 子,缺水断电,没有门窗,靠电瓶和蜡烛照明,在工地水坑取水做饭,有房主辛苦摆摊打工花50万买房,烂尾后丈夫患癌。

在石家庄,一个宣称投资170亿的超级大盘,已烂尾5年多,如今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网红”地标,不少年轻人来这里拍写真甚至婚纱照。

在大连,一小区烂尾8年,部分业主搬入楼里居住,由于小区没水没电,过起群居生活,十一节日里有人生火有人做饭。

一个接一个的烂尾房拷问着我们,要知道,如今我们的房地产市值高达65万亿美元,去年销售面积达17亿平米,关联上下游数十个行业,如此强大的楼市,怎么还频频出现烂尾房的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期房”占比过高造成的。

5年后“期房”将不复存在?两大新规直指楼市软肋,央媒一锤定音

来看两组数据。

1,截止去年底,建筑工程累计同比增速达到11.1%,同期,安装工程累计同比增速达到了-24.5%,背离严重。

2,同期,期房销售增速5.9%,现房销售是-21.5%。

建筑工程代表了施工,安装工程意味着快进入交房阶段,施工的楼盘越来越多,竣工的越来越少。

数据1,其实跟数据2是一回事,新开工、施工的项目多,期房占比自然更多了。

显然,摆在购房者面前的问题,不是“买期房”或“买现房”,人人都想买到完工的房子,可去到售楼部里一看,在售的都是期房,哪怕烂尾概率只有1%,全国几亿平米的房屋在建面积,烂尾、延迟交房的概率可想而知。

看似光鲜的楼市背后,存在一个致命的“软肋”:预售制。

“预售制”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尚未完成建设的商品房预先出售给购房者,由购房者交付定金或预付款,而在未来某一时期获得所购房屋的一种房产交易行为。

其创始人是霍英东,又被称为“卖楼花”,引入内地后,成为楼市的主要买卖方式,使得开发商门槛大幅降低,随便一个企业就能“空手套白狼”,以土地为抵押,以销售回款作为施工和拿地费用,一旦资金链断裂,烂尾楼是必然的结果。

调控显然也是看到了这个问题,近段时间,高层对楼市的态度出现了两大转变,两大新规直指楼市软肋。

1,“三条杠”给房企设限。

大家都知道,预售制的前提,是开发商借钱发债、贷款,借以高周转经营,顺时规模成倍增长,逆时现金流说断就断。

因此,前段时间有关部门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管理,并设置了“三道红线”: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5年后“期房”将不复存在?两大新规直指楼市软肋,央媒一锤定音

分档设定为有息负债规模增速阈值,每降低一档,上限增加5%。

如果三道红线全部命中,开发商的有息负债就不能再增加,不能再发债借钱,这对依赖现金流周转的高负债房企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踩中两条,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踩中一条,增速不得超过10%;一条未中,不得超过15%。

直接从源头改善房企的财务状况,让真正有资金实力的房企去盖房,淘汰那些资金实力弱小的开发商,房屋烂尾概率自然会减小。

2,涉房贷款再收紧。

据中房网报道,有银行日前收到通知,监管机构近期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压降、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房地产贷款规模。

据一位国有大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透露,最近行内对涉房类贷款有了新要求,即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增长,但具体没有量化。

还有一位大行人士表示,监管年初就有要求,本年度新增涉房贷款不能超过全部新增贷款的一定比例,这一比例或为30%左右。

其实,不管涉房贷款是否下降,临近年底这个阶段,本身银行留给购房者的额度就不宽裕, 加之今年压降涉房贷款的比例一直在压降,2020上半年,六大国有银行的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均有所下降,除了中国银行外,其他国有大行的新增涉房贷款占比均已调整至30%及以下,调控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一边是对房企的资金设限,另一边是压降个人房贷,显然,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就是要严控“杠杆”,把房地产的额金融属性降低,预售制生存的土壤自然会逐步消解。

事实上,按照调控不断收紧楼市预售的节奏来看,5年后,“期房”或许将不复存在。

一方面,是各地现房销售的新规层出不穷。

今年,海南反复表态:坚决做到任何项目不附带商品房用地,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未来实行现房销售制度。

早在2018年,广东江门住建局就发了商品房现售管理办法。

随着房企资金链收紧,购房者的个人贷款也日趋紧张,房屋预售的条件也越来越严格,开发商没有高周转、高杠杆的土壤,自然会老老实实的多建现房。

另一方面,央媒一锤定音,现房是大势所趋。

5年后“期房”将不复存在?两大新规直指楼市软肋,央媒一锤定音

《经济参考报》近日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了房地产“去金融化”的问题。

文章认为:房地产与金融是天然的孪生关系,无论是房地产开发,还是个人购置房产,都很难离开房地产金融的支持。

但是,金融运行也有“特立独行”的一面,如果缺乏有效的规范与约束,就很容易让房地产偏离“住”的属性,某种程度上成为房价炒作的助推器,成为房地产业高杠杆运行的兴奋剂,进而削弱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内在动力。

除了聚焦“楼市金融化”的问题,就在前段时间,多家央媒不约而同针对预售制发声。

比如,《经济日报》发文称:预售制带来的问题十分突出,质量纠纷、延期交房、烂尾等情况频现。

《中青报》发文称:那些没上热搜的烂尾楼,只能一“烂”到底?文章里有一句话:烂尾都往往与房屋预售制度有直接关系。

不管这么多媒体密集发声背后有何含义,可以肯定的是:在不久的未来,“所见即所得”的现房,将遍布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