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年初受疫情影响,楼市遭受重创,但随着4月份全面解封,楼市不但逐渐恢复元气,且部分城市、地区的楼市在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大幅萎缩的背景下,却逆势再次火热起来。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对100个城市的新建住宅样本调查数据,2020年1-11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3.19%,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28个百分点。其中,11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575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63%,涨幅较10月扩大0.11个百分点。
其中,一线城市1-11月价格累计上涨3.77%,在各梯队城市中涨幅最大,较去年同期扩大3.43个百分点。
热点城市楼价涨势更加突出。比如深圳,1-11月,深圳新房市场成交累计39222套,面积390万平方米,面积同比增长22.2%。
上海热度也不输深圳。4月,疫情刚刚稳定,上海二手房月交易就突破2万套。8-9月份,二手房月交易量突破3万套,创下2016年以来新高。整体来看,疫情后上海二手房市场已探至近5年的峰值。
此外,成都、南京、东莞、厦门、扬州1-11月成交面积累计增长10%以上。其中东莞和厦门增速较快,分别超过20%和40%。
期间,“地王”再现、溢价率逼近90%的戏码也不断上演。
与此同时,吊诡的一幕也出现了——土地流拍明显上升。CRIC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92个热点城市,2020年10月土地流拍现象加剧,流拍幅数和流拍率均较9月出现明显上涨,达111幅,流拍率12.2%。
01
楼市推动力:货币宽松
纵观今年楼市,新一轮的房市行情竟然因为疫情而启动。实际上,房市之所以被疫情启动,直接原因在于各国为应对疫情所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
早在3月下旬,美国重启QE并降息为零,还开启无限量的货币供给,自降息为零起23个工作日,美国就已经宣布放水高达12万亿美元。
近日,美国又将出台价值约9000亿美元的额外财政刺激措施,以加快对美国经济的援助。
事实上,在过去的32周内,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向市场投放达超17.4万亿的基础货币流动性和经济刺激方案来弥补系统的脆弱性。
美元的强势地位也决定了其流动性的溢出效应势必要蔓延至全球,其他国家也不得不放水应对,不然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薅全世界的羊毛。
其中,中国放水虽最为克制,但依然可观,人民银行统计,2020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前三季度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
各国行动一致性下,货币洪水滔滔,然而实际生产的财富并没有显著增多,那么超发的货币最终一定会寻找一个出口,流向房地产成为首选。
因为无限量宽松带来的是货币的大幅贬值,资金寻觅安全岛,而中国资产配置缺少出路,且房产带有保值增值的金融属性。于是,基于“买房抗通胀”的惯性思维,房产成为吸纳超发货币最重要的资金池。
国际热钱的流入加之国内央行降息、降准等释放流动性,为国内房价上涨提供支撑。
因此,从房价行情上并没有看到疫情对其他经济数据的同等摧毁力。
实际上,房市之所以被疫情启动,直接原因在于各国为应对疫情所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早在3月下旬,美国重启QE并降息为零,还开启无限量的货币供给,自降息为零起23个工作日,美国就已经宣布放水高达12万亿美元。
近日,美国又将出台价值约9000亿美元的额外财政刺激措施,以加快对美国经济的援助。事实上,在过去的32周内,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向市场投放达超17.4万亿的基础货币流动性和经济刺激方案来弥补系统的脆弱性。
美元的强势地位也决定了其流动性的溢出效应势必要蔓延至全球,其他国家也不得不放水应对,不然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薅全世界的羊毛。
其中,中国放水虽最为克制,但依然可观,人民银行统计,2020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前三季度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
各国行动一致性下,货币洪水滔滔,然而实际生产的财富并没有显著增多,那么超发的货币最终一定会寻找一个出口,流向房地产成为首选。
因为无限量宽松带来的是货币的大幅贬值,资金寻觅安全岛,而中国资产配置缺少出路,且房产带有保值增值的金融属性。于是,基于“买房抗通胀”的惯性思维,房产成为吸纳超发货币最重要的资金池。
国际热钱的流入加之国内央行降息、降准等释放流动性,为国内房价上涨提供支撑。
因此,从房价行情上并没有看到疫情对其他经济数据的同等摧毁力。
02
疫情启动、货币买单
显然,超发的货币为房价上涨买了单,而对房地产业的救助支持与放松调控政策也在助推中国房价行情。
房市因疫情防控遭遇冰冻期,而鉴于房地产业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及对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言而喻,稳住房地产与稳经济息息相关。
由此,为应对疫情给房地产带来的影响,多省市出台房地产支持政策,几乎涵盖供需两端的全部链条。
其中,以上海、杭州、无锡为代表的多个一二线城市密集出台房地产供给端支持政策,政策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缓缴土地出让金、降土地保证金比例、引导信贷合理适度增长、预售资金监管放松、商品房预售条件放宽等,多带有“纾困”色彩;
衡阳、南宁、东莞等多个三四线城市推出房地产需求端支持政策,包括但不局限于实施购房契税补贴、人才补贴、降低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放宽公积金异地贷款等,显得更“刚需友好”。
地方政府之所以“大手笔”操作,是为了救企与救市的同时也带动财政收入。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地方财政已然吃紧,而受疫情影响税基减少以及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采取减免税、缓税等措施,必然导致地方政府赤字进一步增加。
1-10月,全国31个省市中,只有9个省市政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上海、北京、天津都是负增长,其中,北京财政收入同比降幅达到9.05%,天津表现更差较差,同比下降14.49%。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土地财政收入往往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也已是心照不宣,如2019年有16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超过1000亿元,相比2018年新增加6个城市。
于是,地方政府为缩窄乃至填平财政缺口,土地财政的法宝不得不信手拈来。然而,若地价依旧维持“低迷”,地方财政缺口填补恐将是遥遥无期,“再穷不能穷土拍”,抬高地价正当时。
由此,为了拍地价格上升,地方政府不惜以“围标”(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拿地)的名义抓人。
4月,中海、万科、华润三家公司因涉嫌“围标”而被调查。
实际上,房企为了底价拿地而“围标”并非新鲜事,是长期存在的潜规则,有关部门“借此开刀”,从侧面也看出地方财政之窘境。
而地价的抬升最终必然要反馈到房价上,由此,房价与地价“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房价高源于地价高、房价高让地价水涨船高”被进一步强化,成就了土拍市场的一片火热,关于疫情危机的“应对”之策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演变成为另一场房价上涨。
概言之,当下房价行情由疫情启动、由货币买单。
03
房价行情与以往的异同
从表面上看,当下房价行情相较以往有着一些相似之处。
一则,都是由危机启动。
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带来了房价暴涨,后又经历了2012年、2015年的上涨。到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为2008年的2.25倍,相同的指标一线城市为3—5倍,基本每三年房价就跃升一个大台阶。
由此,行情由疫情危机启动。
二则,都与货币宽松和调控放松有关。
如2008年全球量化宽松与今年的全球大放水方式如出一辙,房地产调控同样也在放松,如都支持融资需求等。
但从实质上看,如今的房价行情又具有其特殊性。
一方面,启动行情的危机存在本质不同。
2008年主要是由金融创新过度带来的金融危机,同时伴随着产能过剩问题,货币放水让危机扁平化、长期化、隐形化。
如今,货币放水量虽与2008年不可同日而语,但当下危机已不仅涉及金融领域,而是演变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复式大危机。
实体经济重挫,且全球各经济体几乎无一幸免,危机已无法延缓、更不能转嫁也无处转嫁,只有对经济、产业等进行根本调整才能彻底走出危机。
另一方面,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4万亿”刺激下,中央与地方一起发力,随后中央逐渐意识到房价暴涨加剧了社会矛盾,开始实施调控,但地方仍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如今,中央层面牢牢把控“房住不炒”调控主基调不放松,决定了地方调控放松政策不能“任性表演”,地方松绑政策“一日游”即为佐证。
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0余个城市上演了政策“一日游”,紧急叫停、撤回不一而足;又如驻马店因出台两成首付救市政策,随即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约谈,说明突破中央“房住不炒”红线的政策调整依然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