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限高令,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在2020年的4月27日,住建部和发改委发布了一份通知,明确指出:针对超高层地标建筑,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的“摩天楼”,一般情况下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而在今年住建部再次提出的限高令,就更加狠了。
政策明确将限制县城居住建筑的高度,新建商品房应该以6层及以下的住宅为主,住宅占比不得低于75%。同时,县城新建住宅最高层数不得高于18层。这也就说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除了现在县城已经建好的高层住宅外,县城很难再出现电梯高层了。
为什么会连续两年出台政策针对新建住宅的高度限制?其实这背后隐藏了很多安全性的问题。很多购房者在买电梯高层的时候只注意到电梯带来的便捷性,房屋的视野问题但是却往往忽略了高层很多缺陷。
首先是县城造高楼的风险大。
相对于低楼层,高楼需要庞大的资金量,对资金链的要求非常高。而在县城里,造楼的都是些小开发商,很多都是关系户,资金管理能力一般。这几年,县城高层住宅出现烂尾的情况非常多。
高层烂尾后,开发商就跑了,县城也不管,业主维权没有结果,只能继续往上“告”,影响很严重。
而且从2021年开始,“三道红线”会让开发商们的借贷成本更高,这些县城小开发商们造高楼的风险又会提高一个档。多个事件会引发动荡,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且地方也会考虑收益率。
大部分县城本来就是人少地多,想盖楼可以毫无边际地盖。开发商用高楼都把人们集中起来了,市场一下子需求就减少了,其他的地还怎么卖呢?这是第一点原因,但我今天想着重讲一下第二点,“县城高楼很容易衰败”。
高层带来的衰败困局
大型高层住宅区,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可以借助社区优势,做一个大型的广场、喷泉夜景、儿童游乐场等等。高层因为人口密度大,公共空间和设施使用率高,会致使整个社区的折旧率加速,比如环境绿化、楼道维新、电梯、防盗门、园林等等,都需要花大价钱维护。
我过年去老家县城走亲戚,亲戚对我说,房子住了4年已经明显衰败了。楼道门的电子锁大部分都坏了,电梯有时晃悠,也没人管,社区绿化与日俱下,保安保洁都是大爷大妈,也不鸟你。
这或许是单个案例,或许也是普遍案例。
需求向下,其实有钱人对于居住需求是“向下”走的。
比如在北上广深,除了那些品牌开发商建造的超高层、看江看海、楼顶造泳池直升机坪的豪宅,其他一般甚至中高端小区,“越低越贵”。
别墅价格高于小洋房,小洋房价格高于小高层,小高层住宅高于超高层。越低的房子土地成本相对越高,同时居住质量也越好。发达国家的小城市都是以低密小洋房为主,唯有中国,越小的地方,有钱人越喜欢住高层住宅。
县城住宅限高已经是大趋势了,我们在买房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买县城高层,买之前,多考虑一下,这个盘的物业能力是否能支撑这个社区的生命力。现实中很多县城,有的“老高层”,甚至快变成贫民窟了,这种房子在本没有投资价值的县城范围内,升值空间实在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