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羽,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爱好民间文学,对地方历史文化有一定探讨,现为襄阳市作协会员。
引 子
南河发源于神农架,途经神农架松柏镇、阳日镇,保康县马桥镇,房县野人谷镇,又进入保康县寺坪镇、过渡湾镇,谷城县紫金镇、南河镇,绕过县城在庙滩镇格垒嘴注入汉江,汇入长江,奔向东海。
神农架因神农氏搭架采药尝百草而得名。南河上游在神农架境内称“关门河、古水河、洛溪河、鱼头河”;在保康县境内称“粉清河”。(传说:“王母娘娘路过马桥,在笔架山下洗手帕,脂粉落入水中,河水立即变成粉清色,故称粉清河”)。途经谷城县东庄峪始称南河,东庄峪附近有南河两条支流,一条向西流的叫西河,一条向后流的叫后河,只有干流向南流故称“南河”,上世纪八十年代,保康县第一次地名普查,把寺坪境内的粉清河也标注为南河,沿用至今。南河在格垒嘴入汉江,格垒嘴对岸是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八仙过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南河在古代是一条害河,多险滩、激流、暗礁不易行船,浅水人也不易过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南河已全面开发利用,成为中国利用率很高的小型河流。整条河流已全部开发,大小电站星罗棋布。水能资源既给两岸各县市经济注入了活力,也灌溉了大片农田,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福祉。同时迎来旅游产业的兴盛。上游神农架国家公园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圈、国际旅游热点,国家5A级旅游目的地;下游的薤山旅游度假区(中国南避暑山庄)、“八一”电影制片厂南河摄影基地、南河小三峡风景区蜚声中外;中游建在保康县寺坪镇境内的寺坪电站,肖家湾(乔家湾)大坝建成蓄水,形成“天子湖”水库。天子湖水库两岸风景优美,适合旅游观光、垂钓休闲。现已确定为休闲、垂钓为主的旅游、观光风景区,是财政部部际PPP项目工程。
一、“天子湖”畔湘子沟
天子湖因天子坪得名。“传说很久以前,一峨眉山老道来到寺坪镇茅坪山脚下,夜宿一张姓财主家,财主对他很客气,上座奉茶、盛情款待,并安排一间干净敞亮的上房让老道歇息。次日,老道围着张财主的宅院转了一圈,见此地碧水蓝天,山青水秀,门前一块竹园里竹子长得茂盛,小的碗口粗细、大的水桶粗细;一只黑狗伏在屋脊上,整个房子被几株葡萄藤遮蔽,地形呈‘双龙盘龟’之状。老道失声说道:‘真是风水宝地!是这地方,正是这个地方,就是这地方!’财主听到不明原委很是诧异!随即将老道拉到屋内,请求详解,老道说:‘天机不可泄漏,说了可是要瞎眼睛的。’财主软磨硬泡,央求老道说出真相。起初老道推脱不说,最后还是拗不过财主的软磨硬缠,不得已道出了玄机,‘这是个出天子的地方’。话音刚落,老道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变的又瞎、又聋、嗓子也哑了。
财主在半信半疑中吩咐家人,将老道安置在一间厢房里赡养。第一年财主还能信守诺言,善待老道。可时间一长,财主就开始怠慢老道,可怜了又瞎又聋又哑的老道,晚景十分凄惨!
过了一年多,老道的徒弟寻访师父到此,见到师傅落到如此下场,于是悄悄与师傅商讨对策,师傅背着财主用手沾水一笔一画为字,告诉徒弟:‘为师不遵天条,泄露天机,才落得如此下场。为今之计,只有奏明圣上,挖断龙脉,方能绝此后患’。
徒弟连夜进京,报告给当朝天子。天子决定派钦差大臣前去切断龙脉。大臣日夜兼程,不时来到茅山脚下。迅速征用民夫在茅山山腰部位挖掘龙脉,然而白天挖夜晚长,第二天去又是原样。万般无奈之下,一边增派民夫换班挖,一边安排专人昼夜値守,看是什么‘神圣’在为其护佑。
一天夜里,更深夜静时,一白发老者飘然而至,口中念道:‘不怕千人挖万人挑,只怕铜钉钉断腰’。老者消失在话音落时,被挖之处也恢复原状。有人将听到的话报告给钦差大臣,大臣惊喜万分。立即派当地工匠打制铜钉,晚上收工时将铜钉钉入龙腰处,不料第二天还是恢复原状,跟没挖过一模一样。正在大臣无可奈和之时,附近农户一小男孩不幸夭折。大臣突然眼前一亮,好似神仙点化。铜钉---铜钉---,小男孩不就是铜钉(童丁)么,于是急忙命人将夭折男孩埋葬在龙腰之处。在小匣子葬入龙腰的一刹那,茅山附近狂风怒吼,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风停时,山崩地裂。突然龙腰处裂开一垅,喷出一股洪流,随着一垅缓慢下移,形成几亩一个大坪,后称天子坪”。世纪之初,保康县在天子坪下方五公里,大畈村与皮家坡村交界的肖家湾(乔家湾)筑大坝,大坝竣工蓄水形成天子湖。
天子湖幅员面积80平方公里,涵盖保、房两县十几个行政村,这里景点众多,景色优美。优美的让人陶醉,环湖的水岸与水岸山色相映成趣,山染绿了水,水倒影着山,水天一色,碧翠碧翠,让人看也看不够!可供开发的景点众多,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的景点有:古佛寺(马桥寺岭)、药峪沟、洞沟口(龙宫)、十王庙、天子坪、湘子沟、锣鼓洞等。古佛寺民间称湘子庙,寺内供奉韩湘子金身,还绘有大量壁画,主要反映韩湘子修行所经历的八十一难;药峪沟是药王孙思邈种药的地方、洞沟口住着西海龙王、十王庙要出十个王子、天子坪出天子、湘子沟因韩湘子得名、锣鼓洞是“八仙”聚会的地方。
韩湘子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韩愈的侄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二十多岁去洛下探亲时,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他到底去了哪里?种种证据表明,他在湘子沟整整住了十八年。韩湘子成仙回到长安后,留下湘子沟这个地名,还有湘子(湘子台),对面是湘铺洼。
让我们走进天子湖,到访湘子沟,探究锣鼓洞,去领略大自然神奇风光,追寻韩湘子的足迹。
二、翡翠明珠“湘子沟”
如果说天子湖是镶嵌在南河上游的翡翠,那么,湘子沟就是翡翠上的明珠。它形成于远古,因韩湘子得名。韩湘子云游至此,倾慕湘子沟的山水、植物、气候,看中这里的地形。于是就在此搭屋简居,开始他漫长的修行生活,修行十八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羽化成仙。
湘子沟解放初属保康县寺坪区大畈乡管辖,人民公社化时期划回台口乡管辖,现属保康县寺坪镇七里扁村六组,人口近百人,面积2平方公里。1984年保康县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标记为“箱子沟”。是因为知识分子刚刚从“破四旧”和批判“牛鬼蛇神”的运动中走出来,故意避“神”而致,当地老者均知道是湘子沟,而不是箱子沟。
湘子沟是两山夹一水的地形,上大下小,酷似一个倒放的“紫金葫芦”。葫芦里的美酒幻化成涓涓细流从它们的发源地缓缓下溢,三股细流在湘子铺汇聚到一处,在葫芦肚儿颈部形成溪流。似一妙龄少女唱着小曲儿,一路小跑,奔向南河(今天子湖)。随着地形变化,时而平缓,时而跳跃;时而静静悄悄,时而欢声笑语;时而从高处落下,撞在石凸上,把自己撞得粉碎,幻化成细小水雾,形成富氧离子,滋养着谷底各种植物。她在离南河800米的地方,本以为已经到达,便倒头睡下,等她醒来,已经形成“大乌罐潭”,她从潭中溢出,继续下行,来到南河岸边,似在等伴儿,又在此小息,形成“小乌罐潭”。湘子沟谷内植物繁茂,整个沟谷被植物遮盖,碧翠碧翠。这里的植物有乔木、灌木;针叶、阔叶;攀援植物、藤蔓植物;维管束植物、国家级保护植物等。高低搭配,错落有致,把整个沟谷装点的美轮美奂。林间奇花异草竟相开放,幽香遍野。上面的大树垭(葫芦底)是荆山山脉余脉,两边各有两山(中间还有不知名两小山),呈括弧状蜿蜒匍匐而下,似大梁子的两个女儿不愿离开父母,正一步三回首地缓慢下行,行至湘子铺姐妹汇合在一处,并行而下,行至南河(天子湖)岸边再次拉手、二度挥手,最终停留在天子湖岸边,守护着这一方山水。
唐朝中后期德宗年间,韩湘子离开长安后,漫无目的云游,一年多没有落脚的地方,后经汉钟离、吕洞宾点化,沿中宗李显被贬房州的路线,从均州经武当山过老坟垭云游至永清县衙。观此地风景甚佳,欲在此居住,但考虑到县衙附近往来人口较多,还是不宜隐居修行,便继续向上游游走,只半日功夫来到湘子沟口。但见,粟谷垭子下一条山梁,似一条真龙(传说是白龙洞下来的一条白龙)匍匐而下,在南河岸边回首翘望,环顾四周。对岸关山寨梁子似一条青龙,奋力游向白龙(天子湖形成后,它已经变成一条游龙),大有过河一争高下之势,沟口一巨石,圆鼓垄岽,似一宝珠,呈二龙戏珠之状。哦!原来二龙是在戏耍这颗宝珠,韩湘子十分惊叹!“这不正是我要找的地方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他沿谷底继续上行,来到葫芦肚儿颈部的小山包上,撂下行李倒头便睡,醒来已是次日,于是在他睡的地方搭棚简居,这一住就是十八年。韩湘子成仙后,有人叫它湘子、也有人叫它湘子台(因在小山包上)。对面湾里,由于在溪边,是通往板庙、欧店翻过榛子到兴山的一条大路。古代贸易往来(挑山货出去、挑盐进来)必须经过这里,当地人在这里开了一家店铺,供往来客商、挑夫购物、歇脚,后称湘铺洼。
三、湘子沟旁“锣鼓洞”
锣鼓洞位于天子湖右岸,湘子沟谷口右下方,与湘子沟口相邻。天子湖形成后,洞口已被湖水淹没。
传说:“很早以前,当地居民凡红白喜事要到锣鼓洞中借锣鼓、碗筷等用具”。因当地实在没有很大的大户,每家每户的用具只够自己用,都没得多余的,而且红白喜事待客较多,很多家的用具凑到一起还是不够用,只好到锣鼓洞中借,用后须立即送还,归还时只需焚香、鸣炮。
一年,村里岀了个年轻人不信邪。他结婚的时候,按老者所说,到锣鼓洞中借锣鼓、碗筷。用后一直没还,因为他借时并没见到人,用具就放在洞口,任由自己拿。他以为没人管,想据为己有。只到他带着新娘子“回门”(结婚后小夫妻回娘家的一个程序)回来,打开房门发现,借来的锣鼓用具不见了。他立即跑到锣鼓洞,到了洞口一看,锣鼓用具整齐摆放在洞口原处。这使他很是纳闷!门是锁好了的,咋会跑呢?在他心中起了疑问。一天,他带着疑问来到锣鼓洞对面,蛰伏在草丛中,两眼死盯着洞口,不一会儿,见一少女半裸着上身,坐在洞口,正梳妆打扮。他看的兴起,忍不住哈哈一笑。这一笑不打紧,惊动了梳妆的小姐,她转身向洞内走去。几乎在同时,咔嚓一雷将洞口封了大半。从此就再也借不到任何用具了。
后来,他经常到锣鼓洞对面去偷窥,希望能再次见到梳妆的那个小姐,一探究竟。因伏在地上时间长了,不知不觉睡着了。睡梦中他听到美妙的乐音,十分动听,一致把他从梦中拉回到现实中,他清醒了,过细听,音乐任在继续,于是将目光投向洞内,但见洞内烟雾缭绕,时隐时现,朦朦胧胧,有不少人一起像是开音乐会,最外边那个人竖拿笛子,身边站有一只仙鹤,呈欲飞姿势。回去后他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从此,这个故事就在附近传开,历经千年,一直传颂到今天。
四、真人成仙韩湘子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韩湘子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侄孙(经考证为韩愈侄子),韩湘子少年丧父、母,是叔父韩愈和婶母庄氏一手抚养长大的。他是八仙中清雅俊俏的书生,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韩湘子生有仙骨,率性而行,对繁华艳丽之事感到厌恶,喜好恬淡清幽。佳人美女不能让其为之心动;美酒佳肴,不能让其为之丧志。
韩湘子不喜欢读书,甚至可以说是厌恶。他生性放荡不羁,而且非常喜爱喝酒,经常整日酒瓶不离手,脸色微醺。而且韩湘子自小便对佛教、道教文化情有独钟,如此种种,令韩愈颇为苦恼,恨铁不成钢。韩湘子外出游玩,因留恋山川之色而归隐山林,长达二十年之久音信全无。
二十年后,又回到长安,但衣衫却破烂不堪,行为也是相当怪异。韩愈让其与其他人一起读书,但是韩湘子还是如以前一样,终日饮酒作乐,一点读书的意思也没有。韩愈见了,十分失望,便对韩湘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是街上的小摊贩,那你的长处又是什么呢,韩湘子笑笑,什么也没说......。
有一天,是韩愈生日,亲朋好友登门致贺,韩愈设宴招待他们。韩湘子不期而至,向韩愈祝寿。韩愈见到他是又喜又怒,席间,韩愈问他:“你长期游历在外,不知你的学问是否有长进,请作诗一首,来表达你的志向。”
韩湘子开口便吟:“青山云水隔,此地是吾家;手扳云霞液,宾晨唱落霞。琴弹碧玉洞,炉炼白朱砂;宝鼎存金虎,芝田养白鸦,一瓢藏造化,三尺新妖邪;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韩愈听完他所吟之诗,问他“你难道有造化自然的本事吗?”于是韩愈命他造酒开花。韩湘子即搬了一酒樽到大厅,并用金盆将其盖住。过了一会儿,开樽一看,美酒已成。韩愈不以为然。韩湘子又取来一盆泥土,并用密笼罩住花盆,一会儿果然开出两朵鲜花。众人赞不绝口。韩愈仔细端详,见每朵花上各有一句诗,分别写着“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不解,湘子则言天机不可泄露。
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被贬潮州。行至蓝关,天降大雪,困顿不能前行。忽见一人冒雪而来,正是湘子。韩湘子道:“花上的诗句,验证的就是今天的事啊!此地便是蓝关。”韩愈叹道:今天才知道你实非凡人,道术不浅。我正想作诗,就将这两句嵌成七律一首吧!说罢,吟出了那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二天,辞行之前,韩湘子取出一瓢仙药,对韩愈说:“服一粒,可以御寒暑”。韩愈恍然大悟。韩湘子说:“你不久就会回来”。韩愈问:“我还能不能到朝廷做官”?韩湘子说:“不知道。”于是飘然而逝。
五、 是树有根 是话有音
2005年,肖家湾[乔家湾]大坝下闸蓄水,形成天子湖。湖水淹没了湘子沟口的大、小乌罐潭、锣鼓洞;韩湘子离开湘子沟回到长安,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关于湘子沟、锣鼓洞的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老者皆知,一个重要佐证,是流落乡间的书籍,有《湘子传》、《湘子扑卦》、《湘子修行》、《湘子闹五更》、》《林英(韩湘子之妻)谈四季》、《林英十二叹》等等。这些书籍大部分是当地民间艺人的唱词,在方圆百里广为传唱。
谈起湘子沟的来历,当地居民84岁(1935年出生)的扬天财,喜欢讲故事。他说:“湘子沟的来历,是老辈子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岁数大的老年人都知道。关于韩湘子的故事的版本各不相同,但都大同小异。当年韩湘子在湘铺洼对面(今何传友门前)包上住了18年,屋子小得很,下雨漏得很!也没得锅台和生活用具,靠在附近化缘生活。平时也不讲究,总是蓬头垢面,不知是哪儿来的酒,除了喝酒就是吹箫(也有人说是吹笛子)。到了晚上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锣鼓洞中会师傅、学习坐禅、经文、修炼,夜深了他们都会各露一手,张果老敲起渔鼓、曹国舅合上玉板、韩湘子吹箫、铁拐李和葫芦丝,一曲《天花引》过后,又是一曲《云鹤笙箫》,居民听到纷纷说:‘昨夜锣鼓洞中又吹又打,不知是哪路神仙’?”;现年63岁的龚光甲说:“我不仅知道韩湘子的传说,我老丈人那儿有《湘子传》、《湘子修行》,还有很多书,失散的也不少”;1953年4月10日出生的郭仕鹏,今年已经满66岁,他说:“没建寺坪电站以前,湘子沟口的大小乌罐潭、二龙戏珠和锣鼓洞确实有个看头儿,大小乌罐潭似紫金葫芦口的两个兜肚儿,越往口处越小,形象的很!我们当地有个韩国明1929年1月5日出生,他比我知道的多的多,只可惜他迁走了,联系不上”;1941年6月18日出生的何传友,正住在韩湘子居住的遗址上,他说:“我爷说听他爷爷说,韩湘子当年就住在我门前包上,韩湘子走后此地取名湘子沟,对面曾经开过铺子,后叫湘铺洼”;离锣鼓洞很近的李正林(房县籍),1930年6月20日出生,讲起锣鼓洞的事,他便滔滔不绝地说:“锣鼓洞在一个岩龛下面,洞口有两个套(上套和下套),上套离洞口很近,两套相邻,下套水深无底。套里的水一个反转一个正转,涨水时壮观的很!长时间盯着看,人会发晕。传说洞口被雷打以后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1975年涨水时,台口村第一只行船被打后,弯在下套无人管,棚上铁皮被风吹落下水,当年两个套都淤起来了,锣鼓洞只剩下岩龛”。2005年,寺坪电站大坝建成蓄水形成天子湖,锣鼓洞成为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