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的历史和“盐”有不解之缘,西汉置盐渎县,彼时的盐城一带因靠近海边,有很多的煮盐场和盐河,故名;一直到东晋,海水不断倒退,陆地越来越多,环城皆盐场,故改名为盐城。
这个以“盐”一字贯穿了始终的地方,是中国唯一没有山的城市,绵长的海岸线赋予它灵魂也给予它苦难。
在古代,盐业是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手里有盐就等于包里有钱,但煮盐的盐民却是最苦的一批人,他们承着天灾(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也受着人祸(被层层剥削)。
于是,他们只能自救。
他们在同恶劣生存环境不懈斗争的过程中,学会通过筑堤和筑城来防御洪涝灾害。唐朝时,曾修长142华里的捍海堰;宋朝时,范仲淹带领百姓,在原有的基础上沿着海岸线筑了一条大堤——范公堤。
自此,沿线成城,盐城开始逐渐有了县城。
串场河就是在筑范公堤时挖出来的河道,整座盐城被这条河道串连起来,故得此名。
盐城,靠海却不吃海
占了江苏一大半海岸线的盐城,却是靠山没有山,靠海不吃海,582km长的海岸线均为淤泥质海岸,滩涂上无法修建深水良港。
但俗话说得好,老天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给你留一道窗。
盐城,拥有中国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这片湿地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海滨圣地,于2019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每年都吸引了近300万只岸鸟、50多万只水禽迁徙于此越冬。
秋冬之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群飞的白鹤,悠闲的丹顶鹤,和谐拥在一起的苍鹭鸟群·········
当你身临一望无垠的滩涂海景,被荡漾的芦苇草地和丹顶鹤的仙气迷了眼时,你会惊觉这座苏北小城,早已从荒芜之地变成了如今的富足之乡,这是数千年的盐城人用汗水,与海水熬出来的地覆天翻。
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地方
盐,可以调出食物的鲜味,盐城也如此,无论辛、酸、甜、辣都讲究一个“鲜”字。
比如说这道鱼汤面。
凌晨四五点钟,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时,早餐店的师傅们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为的就是能让人们吃上第一口鲜。
制作鱼汤面可不是个简单的工作,需以野生鲫鱼、鳝鱼骨和猪大骨为底料,先过一遍热油,炸至金黄后入滚水慢熬,直到汤水奶白,香气四溢。
经过重重工序的鱼汤面,味香而色稠,没有一点儿鱼腥味,放入纯手工制作的面条里,点缀盐城的咸菜,能把人的舌头都鲜掉了。
再说苏北的吊烧鹅。
与广东金红酥脆的烧鹅、东北的铁锅炖鹅不同,苏北吊烧鹅靠的是久熬出来的鲜。
鹅是散养在芦苇荡中的土鹅,处理干净后先用铁锅焯一遍水,再在铁锅里加入菜籽油和猪油一起炒,直至散发出一股清香味,随后放入葱、姜和香料、酱料、啤酒、高汤,慢慢煨制。
出锅后,鹅肉饱吸鲜浓的汤汁,肉质肥美弹牙,汤头黄金清亮,神仙看了都走不动道。
盐城八大碗,野鸭灌汤包,纵湖八鲜,猪头肉……即便小到一个鸡蛋饼,出了盐城,就难再吃到那种鲜香。
盐城,不负山海不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