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生活在中轴线上的人

条评论

生活在中轴线上的人

2023年1月28日,《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实施,划定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

  据规划,遗产区边界设定西至钟鼓楼围墙及广场西边界等,东至钟鼓楼围墙及广场东边界等,北至钟楼北侧围墙,南至永定门东街北侧道路红线等。缓冲区边界设定西至新街口北大街、开阳路的道路中心线等,东侧联结雍和宫大街、东四北大街、东二环道路中心线、南护城河东侧堤脚线等,北至北护城河北侧堤脚线,南至南三环道路中心线。

  至此,共计51.3平方公里的中轴线保护区域被明确。

  在这片广阔的遗产区及缓冲区内,许多人在生活工作着。钟鼓楼、前门、天桥等地标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新京报记者联系到四位居住在中轴线保护区内的居民,听他们讲述中轴线上的生活与变迁。 

  刘春宏 66岁,“后海八爷”之一,住大金丝胡同

  在什刹海和鼓楼边,我做车夫有二十年了。作为“后海八爷”的一员,我要穿对襟衣、灯笼裤、千层底布鞋,踩着三轮车给客人们介绍北中轴线的各王府、名人故居、胡同保护区。干这行前,我是搞机械的,还去日本工作过。知天命的年纪回国拉车,最主要是喜欢北京的文化、胡同的文化和中轴线的文化。

  每天早上八九点,我会骑着电动三轮车从居住的大金丝胡同出发,两三分钟就能到后海边,等着接待朋友和客人。

  接上了朋友,我的小三轮不爱走大路,专往胡同里钻。过去有人叫我“胡同串子”,这是说,我对各条胡同了如指掌,闭着眼都能穿行;哪个院儿里的枣树长得高、果实长得饱满,我都知道。

  什刹海区域在中轴线的西侧,历朝历代都是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积水潭医院,原先是棍贝子府,宋庆龄故居在醇亲王府的花园内,梅兰芳的宅子是在庆王府的马厩里修葺成的……今天,还能在这些古建筑上寻找到当年社会的蛛丝马迹。比方说,王府正门的门钉是一排七颗或者五颗,而在皇帝住的紫禁城里,门钉是一排九颗。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我在大金丝胡同住了快有一个甲子,见到了许多变迁。

  首先是银锭桥。这座“燕京小八景”之一的古建就在我家门口。我小时候,银锭桥的扶手是灰砖垒起来的,实心儿的。后来经历过两次重建,扶手有了镂空雕花,漂亮多了。鼓楼北门下曾摆着一口铸铁大钟,我和朋友常在那儿跑着玩儿。如果沿着旧鼓楼大街继续往北走,出了“豁口”、过了护城河,满目就是庄稼地了。哪像今天,紧靠护城河立起了二环高架,向北望去,高楼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