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绑架杀害中国女生的三名男子,被捕了。
从他们选择逃回中国的那一刻起,其实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网上很多人,在用中国姑娘的死,作为一场争论的筹码和论据,试图用这场悲剧,证明泰国“名不虚传”的凶险。
而另一些人,则被这种“证明”所激怒,急切地想要为泰国辩护。
然而,无论是愤怒、批判,还是辩护,眼下都为时过早。
现在,受到伤害的人们所需要的,首先是真相。
首先,回顾一下大致时间线。
遇害的中国姑娘,在中国读了两年的泰国大学的网课,3月9日入境泰国,入境仅仅20天便不幸遇害。
三名中国男子20日入境泰国,租房租车。
28日,女生坐上三名中国凶嫌的车,离校失踪。
29日凌晨,三名男子在泰国香蕉园抛尸。
当天,已经杀人的凶嫌用女生的微信发送她手脚被捆绑的照片,向女生在中国的父亲勒索50万元“赎金”,但是没有允许父亲和女儿通话。
30日,三人在退房还车后逃离泰国,潜回中国成都。
当天,泰国目击者看到一名“身材娇小的中国女人”,在案发住宅前神情焦躁地打了很久的电话,然后离开。
31日,校方报警。
4月1日,遇害者遗体被泰国村民发现。
4月3日,三名在逃凶嫌在武汉被捕。一名泰国女同伙,也被泰国警方捕获。
因此,并不像此前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绑匪勒索不成后撕票”,而是先杀人后,再勒索。
是“蓄谋绑架勒索并杀人”,还是“杀人之后顺便勒索”?
这最关键的一点,一开始似乎并不明确。
4月2日,泰国警方在初期调查后曾经表示:三名中国男子曾详细调查死者背景,并计划对死者实施“恋爱骗局”,以此进行绑架勒索。
但奇怪的是,绑匪似乎并未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实施那场“爱情骗局”,而是见面之后立刻实施绑架,旋即杀人,随后才实施勒索。
而4月3日被泰国警方抓获的一名“泰国女同伙”,给出的“招供”,也与初期调查口径大相径庭。
这名“女同伙”,是一名酒吧舞女,表面身份近似于一名皮条客。
这名舞女对警方的供述是:三名中国男子20日在她的接应下入境泰国,并由她居中邀约,安排受害女子和三名男子见面。
舞女供述,见面时,自己并不在场,28日深夜自己接到三名中国男子的电话,三人自称对受害女生欲行不轨,但是受到女生激烈抵抗。
于是三人向舞女打电话,舞女向三人建议实施绑架勒索。
在这里,各方对于案情的说法,出现了一些矛盾。
按照泰国警方早期的说法,三名中国男子处心积虑策划绑架,并且还安排了所谓“爱情骗局”。
但实际上,三人通过“女中介”与受害者相见当天,便断然绑架杀人,并在抛尸之后才实施勒索……行动逻辑似乎令人难以理解。
而“泰国舞女邀约人”的供述,也令人疑窦丛生。
一个泰国当地舞女,为何会成为三名中国男子的泰国接待者,又为什么会安排受害人与嫌疑人见面?
最不可理解的是,如果整起事件单纯是“中国男子对女留学生见色起意”,那么一个泰国女中间人,怎么会突发奇想,轻车熟路地建议三名中国男子实施绑架?
各方彼此迥异,甚至相互矛盾的表述,让这起骇人听闻的绑架杀人案,变得扑朔迷离。
是蓄意绑架,然后先行撕票,然后勒索?
是欲行不轨,因遭遇受害人激烈反抗而杀人抛尸,继而“顺便勒索”?
“爱情骗局”、“勒索赎金”只是犯罪本身额外的手段,或目的达成之后,临时起意的副产品?
根据泰国警方最新的表态——三名绑架者,在中国便已经和受害者相识,原本计划跟踪受害者来泰“骗财骗色”,遭到受害人拒绝之后直接变成了绑架,并演变为杀人。
至此,之前所有的矛盾和疑惑,一切古怪和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才终于说通了。
此案发生,震惊中泰两国,也让在泰华人的心情陷入谷底。
许多中国网友说,这场案件,证明了泰国的危险,坐实了此前中国网络对于泰国的揣度与恶评。
这样的论断,自然太过武断。
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在泰国杀害了中国人,并不能证明泰国的危险。
正如一个美国人,在中国谋杀了另一个美国人,并不能证明中国的危险;一个韩国人在马来西亚被韩国人谋杀,并非“错信马来西亚岁月静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