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上了35岁,可能就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心血管高危因素,需要长期服药以控制病情。药物治疗是个很大的话题,几天几夜都讲不完。今天我只想讲一讲平时工作中我遇见最多的患者关心和容易误会的几个方面。
1. 高血压用药的误区
控制高血压,需改善生活方式,但药物治疗无疑是主要措施。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有头昏脑胀、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地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但是,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晚了。所以,降压治疗与有没有感觉没关系,而是要根据血压升高的幅度,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脑、肾等血压最容易侵犯的器官受损的程度来决定的。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这也是很多患者常有的想法。其实降压药不会成瘾,没有依赖性,可以随时停药。但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目前的医疗手段还无法根治。一旦停药,血压就会重新升高。所以并不是药物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当然,我有很多患者,早期轻度升高的高血压,通过饮食、运动、减肥,他的血压能够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或者有些轻度的高血压,在夏天的时候也可以减药甚至停药,前提是要每天测量血压。如果两三个星期之后或者一两个月之后,血压慢慢高起来了,还是要恢复用药。
误区三: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之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结果,如果药停了之后,血压还是会重新升高的。我在门诊遇到有些患者,他每天会根据测量的血压决定今天是否服药。
其实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在波动的状态中,而心梗、脑梗等这些问题就是在血压波动时最容易发生。
误区四:降压药伤肾。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而且非常顽固。这里的“肾脏”也暗含男性性功能之意。其实,沙坦类、普利类、地平类降压药通过降压有保肾的作用,尤其是前两类药物,更是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同时还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男性勃起障碍的主要原因,降压、治疗动脉硬化也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措施。
总之,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2. 阿司匹林的服用要点
接下来谈谈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药物——阿司匹林。
120多年前,德国拜耳公司发明了阿司匹林,早期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后来发现,它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凝固,主要通过防止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而防止血栓形成,也可以理解为它能够疏通血管。就这样,阿司匹林渐渐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
冠心病、中风或者血管里长了粥样斑块的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一般情况下最好是每天一次。总体来说,对于易患血栓性疾病或者已经长了血栓、斑块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肯定是利大于弊。
当然,药物总是有副作用的。对于阿司匹林,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它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比如恶心、呕吐,甚至严重的有胃黏膜糜烂、出血、溃疡。所以,我们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应注意保护胃。
如果已经有胃病但又不得不服用阿司匹林,一般医生会给你开一点护胃的药物。此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要注意有没有皮下出血。也就是患者会表现为皮肤的青紫、有瘀斑,或者是刷牙的时候有出血或者是鼻出血,或者大便颜色发黑等等。
我们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正确方法是:最好空腹,因为所有的肠溶片都要到肠道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而且还不会伤胃。所以,只有空腹服用才能很快到达肠道,如果是饭后服用的话,它就停留在胃里,很容易被胃酸消化、分解,失去功效或者疗效降低,而且还会伤胃。
那么,至于到底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目前专家的意见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并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每天一片。
3. 他汀类药物的优缺点
第三个要讲的是他汀类药物。
当我给患者处方他汀类药物的时候,经常会听见患者谈及他们对这个药物的顾虑,最主要的就是怕会影响肝功能。其实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为它做一个正面的介绍。
第一,什么是“他汀”类药物?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在前几讲中曾经讲到过,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是造成动脉硬化的最主要原因。他汀就是一类用来降坏(LDL)胆固醇的药物。它们在肝脏中发挥作用,使肝脏合成胆固醇减少。
目前,医院里有好几种他汀类药物,有降脂强度高的和降脂强度中等的。为什么张三是配这个,李四是配那个?其实是这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LDL胆固醇水平,然后再根据他的心血管危险分级。
如果危险分级是高危的,就选用降脂强度高的他汀;如果心血管危险分级是属于中低危的,就选用中等强度的他汀。所以,这些他汀都是好药,只是降脂强度的强和弱的区别而已。
在临床中,这些药物已经用了20多年了,大量的事实证明,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领域内有效而且安全的药物,它也是目前我们心血管疾病领域内排名第一的临床处方用药。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汀类药物是安全也能被良好耐受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他汀类药物预防了大量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大多数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得益远远超过其副作用,被它挽救生命的人和发生严重副作用的人数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第二,关于他汀类的副作用。
和其他药物一样,他汀类药物虽然安全性好,但当然也是有副作用的。他汀类药物两种最可能的副作用:一是引起转氨酶升高,二是肌肉酸痛。
前面讲到,因为胆固醇是在肝细胞内合成的,他汀也是在肝脏内发挥作用的。所以有1%-2%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其转氨酶会升高(转氨酶是肝脏的一个“晴雨表”。
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时会造成肝细胞的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高峰往往是在服用他汀类药后的3个月内。
所以,在服用他汀类药物6-8周后,复查一下血脂,同时也检查一下肝肾功能,如果正常,就不要有无谓的担心了。即使转氨酶升高,降低他汀类的剂量或者停用他汀药物完全是可以逆转的。一般转氨酶不到正常参考上限的3倍,也不考虑降低他汀的剂量甚至是停用。
美国对服用他汀的患者,随访中更是不常规推荐检测肝功能,因为他汀类药物引起肝衰竭的几率非常低。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服用他汀类之后出现肌肉的疼痛、酸痛。这些药物导致的疼痛、酸痛和乏力往往是全身性而且是对称性的。血液里有一个指标叫作肌酸激酶,如果正常的话,可能过几天药物适应之后,酸痛症状会慢慢缓解。
如果这个指标增加不到正常参考上限的3倍,也是不需要停药的。也请大家放心,一旦这个药物停止之后,上述的症状也会缓解。即使是升高的这些指标也都能恢复正常。
对于大多数心肌梗死的患者而言,放了支架后,需要长年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因为支架只是“治标”——把堵塞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压碎,并把血管的病变狭窄处支撑起来,而不能治疗冠心病的“本”。冠心病的“本”就是胆固醇的升高和血小板的过度活跃。
因此,我们需要用药物把胆固醇和血小板控制好、管理好,这样才能保持支架的长期畅通,防止血管进一步发生狭窄。也因为以上原因,支架后的患者都需要服药。支架代替不了药物治疗。
在这一讲中,我主要介绍了三类药物,也就是降压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这是在心脑血管病人中非常常用,但又容易被大家误解的药物。其实我们对药物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解其作用和副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担心。更不能由于道听途说,夸大其副作用而随便停药。
所以今天特地要介绍一下这些药物,希望你能转告身边的朋友、亲人,关于这些老百姓不太了解的、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