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2月8日电(赵晔娇 张斌)“现在的心理问题在可预期范围。我非常担忧疫情结束,严格的防控措施解除后,心理问题可能会‘井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许毅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及疫情防控举措的升级,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破,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受到社会关注。近日,许毅在杭州就相关话题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许毅。 本人供图
疫情心态:“苦中作乐”与“应激抗疫”
观察这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难捉摸,各地防控措施也从最初“要求民众戴口罩出行”向“每家每户定期出门买菜”升级。此间,两类人呈现不同状态:普通民众宅在家,时刻关注各方消息,有人苦中作乐说:“终于知道产后抑郁是为什么!”;医护人员、民警、社工等则连日奋战在一线,长时间承受高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支援武汉的部分医护人员。 浙大一院 供图
“坦率地说,有一天我睡了4次。电视看得眼睛‘睁不开了’,就睡半小时。恢复后又看,看累了再睡……我相信,这两天很多人是这样。”许毅说。“很多人现在感到无所事事,没目标感,很容易抑郁、迷茫。特别是平常工作忙的人,因为积攒的工作还要做,所以就‘琢磨’,一‘琢磨’准没好事。”
许毅认为,分析民众当前的心理状态,疫情本身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各类舆情以及管控措施的不断加码等外界因素成为人们心理压力的源头。
杭州地铁上,戴口罩出行的民众。(资料图) 张斌 摄
“在网络上,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刷屏’的各种信息。比如‘双黄连能抑制病毒’的消息就让很多人半夜抢购,因为老百姓很难用科学观念去看待。”许毅说。
他表示,疫情形势的预期不确定,恐慌、焦虑、抑郁因此成为当前大众突出的心理问题,更值得关注的则是未来。“疫情防控措施一旦解除,包括焦躁等心理问题就会产生,因为工作压力全都会重返,任务又必须要完成。”
“现在,解决参与一线防控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是重中之重。”许毅表示,由于医疗物资紧缺,不少医护人员为节约口罩、防护服,不得不坚持超时工作。“职业决定行为,医生不会退,所以内部会承受巨大压力。现在一线医生都憋着劲,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多,免疫力因此也强,但总有撑完的那一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专家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浙大一院 供图
关注群体心理:学会寻找情绪“出口”
“我们要及时释放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给予他们足够的医疗物质保障,这可以减轻很多精神负担。”许毅介绍,随着“战斗状态”的持续,一线人员的“疲惫感”“职业耗竭感”等问题将凸显,专业机构应增强对一线群体,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及时心理干预。
“我们鼓励医护人员结束工作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放松,比如给家里打视频电话,与同事开玩笑,一个人发发呆。”许毅说,“医护人员要注意休息,不要总和患者在一起,每天必须有独处的时间。不管自己是不是有胃口,每天需要定时定量进食。要告诉自己,你没办法一次照顾所有患者。要切记,疫情的蔓延、患者的增多不是你的错。必要的时候,向专业心理人员或精神科医师求助。”
“等到撤出战场的那一天,一线医护人员要告诫自己一句话:一切都过去了,不要老是回想。”许毅强调,与医护人员不同,外围的工作人员撤离一线不能踩“急刹车”,要慢慢退出,“‘急刹车’对车的损害很大,工作也一样,需要有序安排,否则也会产生负面心理问题。”
如何缓解公众心理压力?许毅认为,官方应及时发出关于疫情的准确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猜测。同时,公众也不宜过分关注“负能量”信息。
他表示,公众要接受自己有焦虑和恐慌的情绪,不要否认和排斥它们。在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不仅是被动接受。如果属于容易焦虑的人,建议适当与网络进行“隔离”,要学会保护好自己。可以做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将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
“要减少信息摄入,比如我最近就经常给朋友群发一些搞笑的视频,大家看了都很开心,所以要积极寻求社会、朋友和专业支持。当身心受到严重影响,不要忘了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许毅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