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这种转移也不能解读为“去中国化”。

条评论

这种转移也不能解读为“去中国化”。

  ■ 社论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内需市场还远没有开发,熟练工人和工程师储备也是全球最多。这赋予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性。

  近期,因为日本启动“召回”部分日本企业的计划、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主席库德洛提议鼓励美国企业回流、部分企业向东南亚迁移等事件,出现了全球产业链正在“去中国化”的猜测。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认为,疫情过后全球产业链有可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不过,短期内各国很难构建出独立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全球产业链在短期内不会,也无法与中国脱钩。中国必须有一个长期繁荣的传统产业,否则经济无法保持独立自主。曹德旺身处企业一线,亲眼见证了中美企业合作与文化冲突,他的观察值得重视。

  要更清晰地看明白全球产业链出现了什么样的异常,还需厘清这些问题:疫情期间一些国家的产业决策是否意味着在加速摧毁全球产业链,外资企业投资的分化是否就代表“去中国化”,部分产业的转移是否不可避免以及中国可以做些什么。

  先说疫情期间一些国家的政策。疫情的蔓延导致不少国家出现了特定商品的短缺现象。这是部分国家希望企业回流的原因之一。

  安倍政府3月出台22亿美元“召回”部分日本企业的计划,指的是日本现阶段需要的产品制造商。以口罩为例,80%的生产线在中国,增加了日本的防疫难度。至于库德洛的建议,很大部分是被误读或误译了,他建议的是如果美企回流可以当期税款抵扣以资鼓励,而非美国政府花钱让美企回去。很明显,日美的相关政策与疫情和其贸易立场有关,但不能完全等同于摧毁全球产业链。

  近年来,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即RCEP)谈判进程全面提速。在此背景下,国际资本向东南亚转移,部分折射了对RCEP前景的看好。因此,这种转移也不能解读为“去中国化”。

  诚然,尽管全球产业链的“去中国化”不是事实,但也不能否认,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确实造成了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损失。特别是疫情的蔓延,导致大批中国企业失去订单或被迫违约,有的企业还出现了生存问题。外部技术供应链的时而中断,也让中国高科技产业面临不小的升级风险。面对这种挑战,现在怎么强调保住产业链也不过分。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对于全球产业链位置的争夺,已经发展为一场涉及营商环境和财政政策的竞争。当下显然需要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特别是破除“鄙视链”。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传统产业代表中国已获得的竞争力,除了透支性的行业,都需注入活力。国企和民企、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之间,也应该强化同等国民待遇。

  此外,对企业减税降费与财政收入下降之间的矛盾,应尽早拟定进一步提高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等政策。对于外资企业,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更新负面清单,该放开的尽快放开,同时在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更加开放的试点。

  实际上,中国不缺乏底牌。220类行业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全世界唯一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内需市场还远没有开发,熟练工人和工程师储备也是全球最多。这赋予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性。

  因此,只要看清全球产业链的异动情况,用好用足政策储备箱,就可以维持中国产业的景气度,进而维持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