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日前发文将上海吸引外资的24条新规向全国推广,旨在更好回应全球投资者关切,稳定外资基本盘。
受疫情影响,全球跨境投资低迷,中国吸收外资亦明显缩水。据官方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216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按美元计下降12.8%。
此次由上海向全国推广的稳外资措施中,既有解决投资者“燃眉之急”的短期政策,也有从根本上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对投资者吸引力的长远之举。
当前外企对华投资额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之下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进行,营业收入和利润被挤压,追加投资“有心无力”。对此,新规明确要加强重点外企联系服务制度,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名单,选派官员作为“首席服务员”进行一对一式的协调服务,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早在2月下旬,上海就开始对700多家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部分潜在总部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对5万家外企开展全方位联系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在防疫物资、物流运输等方面的难题。不少地方近期也在加大对外企纾困力度。广东从物流、劳动力、原材料、防控物资四方面加强对外企的协调服务,帮助解决沃尔玛、LG、达能等40家跨国企业和商会诉求。
这些定点帮扶举措效果正在显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中国8700多家重点外企中复产率超过70%的已达72.8%。
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本轮稳外资措施也充分回应了投资者的核心关切,体现出以开放提升对投资者吸引力的鲜明特点。
例如,针对外企希望能公平参与政府采购,官方提出在政府采购信息发布、供应商条件确定、评标标准等方面不得对外企实行歧视待遇,不得限定供应商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股权结构和投资者国别,以及产品和服务品牌等。
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新规提出要加大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者提高赔偿数额,并减轻权利人的举证负担。
新规还明确要提高涉外资政策的透明度,涉及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调整的文件,要合理规定从公布到施行之间的时间,给企业留出调整的时间;发布涉外商投资的行政文件要及时提供英文参考译文。中国改善营商环境、为外资在华经营提供便利之周到细致,从这些细节中可见一斑。
今后,中国稳外资政策力度还将继续加码。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日前称,将持续推进投资促进和招商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招商机构和平台,组织灵活多样的招商活动,争取一批新的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此外,还要抓紧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重点加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维护外企合法权益。
分析人士认为,将应对疫情的短期措施与改善营商环境的长期举措有效结合,不仅有助于解决在华外企眼下具体困难,助其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振信心,更有利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稳定在华外企预期。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争取有更多措施可推广复制,带动中国整体对外资吸引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