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5G上珠峰,经多次研究讨论,确定在阶梯海拔营地建设5G基站,一方面,尽可能接近珠峰峰顶,减少无线信号衰减损耗,保障峰顶网络性能。另一方面,为登山线路提供较好的网络覆盖连续性。此外,阶梯基站还可以起到冗余备份的作用,增强灾备能力。
要在珠峰5300米、5800米和6500米三个营地建设5个5G基站,乍听起来没什么,但这是在珠峰建站,难度可能超过常人想象。首先,由于5800米和6500米营地都是山路,无法通车,怎么办?牦牛上阵!中国移动西藏公司网络部无线优化中心负责人李崇明说:“基站和供电等设备通过牦牛驮运上去,由46头牦牛组成运输队,于4月16日下午浩浩荡荡地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向5800米和6500米营地前进,场面非常壮观,给人一种千军万马出征的感觉。”
光有基站和供电设备还不够,传输光缆的铺设更让人着急。我们来算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从海拔5300米的珠峰大本营布放到6500米前进营地,共计需要铺设25公里光缆,而一盘3公里的铠装光缆重达700公斤,25公里的光缆就重达5.8吨,要命的是,这样的光缆非常易碎,无法依靠牦牛来驼运,只能依靠人工扛上去。李崇明说:“走几步就得休息一下,不是累,是缺氧。”
终于到达6500米前进营地,新的困难又来了。这个营地俗称魔鬼营地,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甚至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低气温,稀薄的氧气,对人的身体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那么6500米到底有多冷?中国移动西藏公司计划建设部投资规划室副经理陈刚打了个比方,他说:“不仅人承受不了,机器也承受不了,电脑在上面开不了机,我们工作又离不开电脑,怎么办呢?维护人员晚上睡觉就把电脑抱在怀里,第二天电脑才能开机工作。”
前进营地长期受高寒气候影响,表面形成一层冻土,两米以下就是冰层,在6500米高海拔挖一个0.5米深的槽沟用于放置铁塔支架,非常不易,但就在各种工作准备就绪时,珠峰天气突变,暴风雪来临,传输设备被落石损坏,传输光缆被埋在雪里,维护人员沿途寻找断点相当困难,6500米基站迟迟无法开通。最终,工作人员找到了断点并进行处理。李崇明说:“好在工作人员克服高海拔、低氧和路途艰险等诸多困难,最终于4月30日15点50分成功开通6500米5G基站。”
网络覆盖有了,速率能不能达到要求?能!这个答案对,也不对。因为珠峰的特殊性,珠峰峰顶工作人员无法提前测试,峰顶性能优劣与否基本就是“一锤子买卖”。但别担心,仍然有办法。李崇明透露,从4月7日开始,他们就协同华为公司在拉萨寻找与珠峰环境相似的点,前进营地与珠峰顶直线距离5公里,仰视无遮挡,进行模拟测试,最终选择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建设5G基站,测试人员爬上米琼日山上进行测试验证。
李崇明说:“在试点基站建设完工之后,测试人员在山上无论如何都无法接收到5G信号,得出5G覆盖不了这么远的初步结论,当时真被吓得一身冷汗,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后来经过连夜讨论,同时在华为后方人员反复研究下,发现是由于参数设置不完整导致,在参数调整完后,4月18日调整参数进行再次测试,在山上就收到了5G信号,5G 100MHz带宽下,上下行速率达到40Mbps/400Mbps以上效果,在接近6公里的距离拥有这样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满足峰顶需求,这时我心里终于有底了。”
除了模拟测试,他们还邀请登山队等协助进行珠峰高海拔区域性能实测。中国移动网络事业部无线网络优化室副经理张阳表示:“在7790米营地实测达成5G上下行速率70Mbps/826Mpbs,通过这个数据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我们预期在珠峰峰顶也可以实现高质量的5G覆盖。”
据了解,截止到5月8日,4/5G网络运行均正常,用户感知较好,但也存在一定隐忧,由于直播静态摄像头和VR摄像头基本使用交流电,没有备电保护,主要营地供电交流电不稳定,油机发电无备电保护,因此摄像头的供电存在较大问题。陈刚表示,目前已有相应备案。他说:“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给在绒布寺的摄像头及光猫配置了电源保护,这个已经改造完成了;二是大本营摄像头有市电无备电,计划新增一组UPS备电;三是在测量队开始登顶后,过渡营和前进营的油机24小时发电,保障供电正常。”
现在,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位,珠峰峰顶传回5G信号只差最后一步。陈刚说:“虽然这次任务很艰巨、条件也很艰苦,但是做好2020珠峰高程测量通信保障任务是每一个移动人的使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此次通信保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