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上海这所著名大学今天与社区召开了“闭门会议

条评论

上海这所著名大学今天与社区召开了“闭门会议

“卖一个螺丝刀几块钱,设计一个螺丝刀几万块钱,但我们要创造这个螺丝刀。”

2019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产出460亿元,如何在五年内打造成千亿级的产业集聚区?这个问题在今天上午同济大学和四平路街道联合举行的环同济四史联组学习会上,再次成为大学、社区和企业代表讨论的焦点。

由巴士公司停车场改造成的“国际设计一场”。 

 


1000亿是个戏剧性飞跃,光靠设计费无法实现

“同济的设计专业在全球排在第13位,全国第1位,同济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四平社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最近做了一个统计,今年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中与四平实践相关的有30篇。“我们本身也是四平的居民,我们所做的创新如果没有四平社区作为载体来容纳,是不可能产生的。”

设计师用VR眼镜观察建筑设计效果图。 黄尖尖 摄

自2005年11月以来,四平路街道已先后四次和同济大学23个部门(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目前街校双方累计开展合作项目300余项。连续多年的四平空间创生行动以及社区微更新、微改造,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同济-麻省理工上海城市科学实验室等,相继在区校双方的合作下落地。

从460亿到1000亿,环同济的目标如何实现?“如果像过去的设计行业那样,仅靠设计费来堆积,必须有三倍的空间,三倍的人和三倍的设计市场才可能实现。”娄永琪认为,只有把设计行业作为未来战略投资,这种戏剧性的飞跃才可能发生。“卖一个螺丝刀几块钱,设计一个螺丝刀几万块钱,但我们要创造这个螺丝刀。”

居民走进2035原型街。

NICE2035未来生活街区,解决了创新策源地的问题——社区到底是创新的终端,还是应该成为创新的源头?许多为社区发明的创新实践,都在街区实验室中产生。疫情期间,学校有的师生从外地出差回来后不允许进校区,就有研究生团队在2035原型街上的实验室里继续开展课程研究。“四平和同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社区变成了同济的‘未来大学’。” 

未来,NICE2035周边的赤峰路将放大升级为面向未来的生活和产业的原型街区,实现人工智能、实景呈现、持续迭代,让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莫名其妙的创新在这里诞生。“同济做的事情如果不能超过大家的想象力,那就是不够创新的。”这条路的目标是成为整个上海创新的发源地,而这需要靠四平和同济一起来完成。


公司名称去掉“建筑”二字背后的深意

环同济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随着校企外迁,同济大学一群学生和老师在学校周边开起了公司,这些在当时看来是“自由生长”的行为,让环同济的设计服务业初显萌芽。设计公司,是环同济产业中的重要承载部分。

“在环同济460亿元产值中,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旗下的企业产值占260亿。”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总经理高国斌回顾了同济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程,他认为,下一步环同济除了建筑设计领域,还要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上发力,开拓新领域,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新增长点。

设计师在电脑前工作。 黄尖尖 摄

UDG联创国际设计集团创始人薄熙还记得当初一个人来上海创业时,对上海环境不熟悉、“两眼一抹黑”的窘境。“为什么把企业注册在四平路街道、环同济周边,因为我们必须借助环同济在国内设计行业的资源。”这些年来,公司从1个人到3600个员工,也见证了环同济全产值从10亿到460亿元的飞跃。“目前面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阶段,产能级提升的需求,环同济的做法也必须有别于过去。”

前几年,UDG把公司名字中的“建筑”两个字去掉,公司业务也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经典设计”领域,向软件设计、设计服务等“大设计”的概念发展,成为国内最早一批从做建筑设计到产品设计的公司。

“尖叫设计实验室”,是UDG目前重点打造的项目,这是一个做未来家居设计的实验室。“以前公司的员工大部分来自于建筑学院,现在更多来自于创意设计学院。” 薄熙说,未来公司要从设计产品到渠道,从2B到2C,突破纯设计的格局和只着眼于“设计费”的增长模式,更着眼于满足现代城市中人的生活需求。

国康路上聚集着设计领域的大院大所。 黄尖尖 摄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快速的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环同济形成了以860米长的赤峰路为标志的“现代设计一条街”。到2007年,杨浦区和同济大学共同启动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通过厂房置换、旧区改造等多种方式“腾笼换鸟”,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集群效应明显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创新集群。四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乔兴刚说,近四十年的“环同济”发展史就是学习“四史”中的改革开放史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目前,环同济核心区域总产出以每年近13%的速度稳步增长,以建筑规划设计为主导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表示,同济大学将设立更多如同济-麻省理工“上海城市科学实验室”这样的公共实验室,开放给众多智慧科技领域研发团队,聚焦打造环同济2.0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