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字画、一块玉佩……在您的家里会不会也有上辈传下来的物件,被一代代保管着、珍视着。这些物件不单单是一个物品,更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家风。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了几位老人,请他们谈谈家里的“传家宝”背后的故事。
一顶软军帽,一段难忘却的岁月
“爷爷,这是您小时候戴的帽子吗?您看我戴上好看不?”“好看,这顶帽子比你爸爸年龄还大很多,它可不是一顶普通的帽子,它背后的故事很多,承载爷爷太多的记忆,我准备当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今年80 多岁的楼家驹,与孙女亲切地交谈着。
抗美援朝纪念章、肩章等物件。
出生于1936 年的楼家驹,1951 年就参军了,先是在杭州萧山当兵,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下来后,1958 年服从安排退役到安徽海运公司转为轮机长,之后在海上漂泊了20年。
一顶军帽看似普通,却见证了一段段红色历史,更见证了一代代军人对祖国的忠诚。说起这顶军帽,楼家驹记忆犹新,1952年陆军全面用解放帽取代了大檐帽,平时佩戴的军帽则变成了没有帽檐的软帽。
这顶帽子陪楼爷爷去过朝鲜的土地,又回到了安徽。在朝鲜时,美军的飞机在天上盘旋、轰炸。为了确保部队有生力量,大家只能晚上行军,白天休息。森林里、山坡下,帽子一盖,倒头就睡。作为后勤部队的壮小伙,楼家驹总是背上最重的背囊。他说,后勤部队里还有很多女同志,但大家却从未叫苦喊累,走不动了就互相搀扶着向前走。
渴了,行军途中用帽子盛起雪就能吃。饿了,烤烤辣椒都行。“这帽子可是饮过朝鲜的水。”楼爷爷笑道,行军经过朝鲜的江看起来清澈,实际上满含细沙。当时条件简陋,想喝水就得用这帽子简单过滤一下……
每当看到这顶军帽,楼家驹就会想起炮火纷飞的过往,和晚辈们诉说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教导孩子们要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每一次搬家,什么都可以丢,唯独这顶军帽,还有伴随他大半辈子的抗美援朝纪念章、肩章。他要将这些印证历史的老物件作为传家宝传下去,让子子孙孙不能忘本。回味历史,明鉴今日。
一沓钢笔画,一段对家乡的眷恋
今年53 岁的金波是安徽安庆人。在他的家里保留着上百幅父亲的画作。这些画的内容主要是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老建筑。金波说,这些画代表着父亲对家乡的眷恋,也体现出父亲做事坚持的品格。
金波说,现在他保留着四百多幅父亲的钢笔画,有些自己放在一个木质的盒子里,有些放在老家保存。
金波曾经陪他的父亲一起出去画画。金波说,父亲画画的时候很专注,画一个建筑父亲要从多个角度观察。“每次在外面画画时间很长,需要画两三个小时,有时候一幅画不是一次能完成,需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金波告诉记者,一幅画需要画出不同的光线,所以需要观察许久,而父亲一直能坚持下来,有时候为了画一幅画几个小时不喝水。
“看他画画的过程我也很有感触。”金波说,做事要专注,要有感情,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金波的父亲去世后,金波看到父亲留下的这些画作,于是他也拿起钢笔,用钢笔记录下安庆的老街小巷。
金波说,这些画也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回忆,他想将父亲的这些画留给自己的下一代。“父亲坚持画这些普通的建筑,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故乡,我想告诉自己的后辈们,要把对家乡的眷恋传承下去,同时要有热爱生活的精神。”
一把温酒壶,一种温暖的传递
今年62 岁的张恩好是安徽合肥人。在他的家里,有一个祖传的温酒壶。张恩好说,这个温酒壶是清代的物品,他父亲去世前说过要将这个温酒壶一代一代传下去,因为它有着传递温暖、乐于助人的寓意。
蓝色的外表,铜质的材料,加上热水后,这个温酒壶就可以加酒了。张恩好告诉记者,他父亲在世时,还用这个温酒壶喝酒。“这个温酒壶是祖辈传下来的,到我手上是第四代了。”
“父亲在世的时候就爱助人为乐。”张恩好说,上个世纪60年代,他的父亲在粮站工作。遇到村里一些贫困的人,父亲会将家里的粮食分一点给他们。“家里的邻居也和我讲过这些事,没有我父亲,他们就饿死了。”
张恩好说,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一个盒子里保留着父亲捐款的凭证,捐款的数额大小不等,大概有七八张。“我们平时也知道他经常帮助贫困的人。”张恩好说,有时候父亲会把家里的旧衣服送给村里的贫困户。
张恩好说,一直以来,家里都有做好事讲诚信的家风,他希望将温酒壶传下去,将家里的良好家风一直传承下去。
一股好家风,一段对亲人的思念
对合肥的家慧来说,好的家风便是一个家庭的传家宝。八年前,她父亲突然间的离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留下家人对他的思念,只留下他生前影响我们的好家风。
“爸,我被录用了,下午就去报到。”在电话里,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喜悦,接着便是父亲一通不放心的叮嘱:“不管在哪儿工作,一定要少说话多做事,不懂多问多学,吃亏是福,不要干点活就谈回报……”
想想刚工作时与父亲的这段对话,家慧仍然感触良多。如今对她而言,父亲的一句吃亏是福、少说多做,成了自己在每个岗位上的工作标准。
家慧的父亲原先是位普通的司机,在上世纪90 年代,会开车、有车开是件幸福的事情,但家慧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有些讨厌父亲这个职业。因为会开车的人少,父亲的工作量非常大,很多个周末,一家人正打算出门,父亲的同事就骑自行车(那时候还没有电话)来家里喊他去加班,一次次的失落成了习惯。
“医生说如果迟去两分钟孩子就危险了……”家慧从妈妈的口中得知,父亲曾半夜将邻居家生病的孩子送去医院。后来渐渐得知,原来那并不是父亲第一次帮助别人。
家慧记得,有一年冬天,一名亲戚酒喝多掉进了沟渠里,被发现时全身冰凉,即使盖上了被子,也很长时间没有反应。情急之下,家慧的父亲毫不犹豫钻进被窝,用自己的体温为这名亲戚取暖,半个小时后,这名亲戚终于醒来。在工作单位也是,家慧的爸爸每天总是比别人下班迟。家慧清楚记得,父亲离世时,父亲所在单位的一位阿姨,进门便失声痛哭,对我说:“你爸爸人太好了,怎么就走了,从来不知道拒绝,谁让他帮忙他都笑呵呵地说行,他是太累了。”
八年了,时间没有让家慧淡忘父亲的音容笑貌,更没淡忘他留给我们的无形传家宝——“吃亏是福”的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