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日报道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6月30日刊发题为《起源、传播和将来:迄今有关新冠病毒最全面的研究报告都说了什么?》的文章称,目前由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实际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真正的问题是,人们该如何计划对抗下一场可能在今后5至10年内,或者更早发生的冠状病毒人畜共患流行病?美国《临床微生物学评论》杂志发表的迄今有关新冠病毒最全面的研究报告对此给出了结论。文章编译如下:
据来自印度、泰国和哥伦比亚的研究人员分析,近几十年来,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出现了多种新疾病,病原体包括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尼帕病毒和冠状病毒。
必须警惕漏诊
专家们表示,与之前已知的由人类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相比,“新冠病毒的发病机制不算严重,但传播力更强,全球确诊病例越来越多就表明了这一点”。
新冠病毒是在疫情暴发后的一个月内(28天)发现的,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的125天相比,其速度惊人。在确认病因之后,病毒学家迅速对新冠病毒进行基因测序,为控制这种新型病毒向世界各地区传播发挥了关键作用。
根据与各种已知新病毒有关的疫情暴发的经验,一种病毒的致病力越强,其传播性往往越弱。与埃博拉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等新型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致病力相对较低,传播性一般。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风险是用感染致死率(IFR)进行计算的,大约在0.3%至0.6%之间,与1957年至1958年的亚洲流感相当。在最初的感染过后,基本传染数(R0)据估计在1.4至2.5之间,最新的估计值则为2.24至3.58。
虽然所有年龄段和性别的人都对新冠病毒易感,但已罹患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新冠患者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更大。最近还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也是易感者的感染源。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的病毒载量相似,这表明无症状感染者和出现轻微症状的患者的传染能力都非常高。
因此,新冠病毒的传播可能在感染早期就已经发生。还有报告称,新冠肺炎的非典型临床表现目前只有疲劳这一症状。因此,医生必须注意可能出现的非典型临床表现,以免漏诊的情况发生。
疫情全球蔓延
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的早期传播能力类似或略高于SARS病毒,这表明它是可控的。
除了从基因角度来看多了一种病原体以及新增可能的宿主外,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出现任何新的因素。唯一的区别是暴发时间和所涉病原体的基因差异。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区域发生突变增强了感染新宿主的能力,从而蔓延至世界每个角落。
新冠病毒侵入肺实质,导致肺部出现严重的间质性炎症,这从肺部的CT影像呈毛玻璃样改变可以看出。这种损伤起初只涉及一个肺叶,但后来会扩散到其他多个肺叶。从新冠肺炎患者体内采集的肺部活检样本的组织学分析显示,存在弥漫性肺泡损伤、细胞纤维黏液性渗出、肺透明膜形成和肺泡上皮脱落症状,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研究人员还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往往淋巴细胞减少,或伴有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的减少程度有助于对病情进行预测,因为其与疾病的严重性之间存在非常强的联系。
疫苗面世有望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制疫苗,mRNA-1273、INO-4800、Ad5-nCoV等候选疫苗已经进入I期临床试验,而BNT162等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前实验。
灭活或减毒疫苗的研制一般需要10年时间,因为它需要产生长期且有效的数据。而在埃博拉疫情期间,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制时长则缩短至5年。鉴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紧急事态,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一款疫苗面世。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性要求研制出一种能够产生交叉反应抗体的泛冠状病毒疫苗。然而,这种疫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不仅有能力对抗现在的病毒,还能对抗今后可能出现的病毒。这可以从抗体的识别能力得到验证。
对新冠肺炎患者有效的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β干扰素、康复期血浆和单克隆抗体进行使用。然而,这些药物的功效和安全问题还需进一步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加强预防措施
由于这种新型病毒的性质不明,控制其传播感染的努力在采用抗击MERS和SARS病毒战略的同时,还采取和加强了一些预防措施。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辅以氧气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病人会向呼吸衰竭的方向发展,氧气治疗也不再奏效,需要机械通气。新冠肺炎导致的败血性休克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血流动力学支持进行控制。
目前,各种可能对新冠病毒有效的药物正在接受评估。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药物、阻止病毒复制并降低其在宿主细胞中的存活率的药物、减弱宿主过度免疫反应的药物。重症患者体内往往经历着一场细胞因子风暴。因此,接受适当的消炎治疗对病患有益。
广谱抗病毒药物也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它们容易获取,而且人们对其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特点、稳定性、剂量和副作用较为熟悉。
图说: 6月29日,行人从美国纽约一家停业的百老汇剧院旁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