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连续强降雨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南方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为减少灾后疾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安徽省疾控中心等近日均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提醒,建议群众注意饮用水卫生,丢弃与洪水接触过的食物,注意碗筷消毒。
洪涝后应首先确保饮用水安全
洪涝灾害除对财物、人身安全等带来威胁外,还伴有许多疾病风险。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官网介绍,洪水中的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微生物和原生动物会随着洪水扩散,这些病原体可以造成轻微的腹泻,也可以造成痢疾、传染性肝炎等严重疾病。洪水过后,往往会造成水质粪便污染指示菌升高和胃肠道症状病例的上升。而洪水中有害微生物在环境中的消除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
为减少灾后疾病风险,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对防病措施提出建议,指出洪涝后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确保饮用水安全。而在此前的7月8日,安徽省疾控中心也曾发布灾后防病提醒,建议群众灾后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并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进行消毒。
丢弃与洪水接触过的所有食物
除饮水外,食品卫生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一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食物接触过任何洪水,就不再安全,会增加水源性疾病的风险。建议“丢弃与洪水接触的所有食物”。同时,建议群众不要使用洪水洗碗,洗漱和准备食物。如果接触过洪水,请务必用肥皂和水洗手。
此外,安徽省疾控中心建议群众灾后不要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除食源性、水源性疾病外,专家还提醒,由于灾区居住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人们生活直接暴露在阳光直射条件下,中暑也是灾区群众需要注意的情况。为预防中暑,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凉性蔬菜、苦味菜、吃各种瓜类。要定时喝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