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个债券市场如何统一?这个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有了最新进展。
7月19日,央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称,同意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公告称,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等基础设施可联合为发行人、投资者提供债券发行、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付息兑付等服务。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存在两个割裂的债券市场,实现“互联互通”是一些市场参与主体多年以来的心声。此次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组织建立基础设施机构合作,有利于对债券市场进行更加规范、全面的监管。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张旭团队指出,由于历史原因,银行间和交易所的基础设施之间一直存在着市场分割的问题,其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调控有效实施,限制了债券的流动性、增加了债券发行人的综合融资成本。市场分割的问题由来已久,需要通过坚定地深化金融改革来解决。“深化金融改革”是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中党中央对金融工作决策部署的三项重要任务之一。也正是在该次会议中,强调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所谓互联互通,是指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通过两个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
中国长期以来存在两个债券市场的现状给投资者等相关市场主体带来了极大不便,但是“统一”也并不是一个合二为一的简单工程。如何统一?
公告称,互联互通是指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合格投资者通过两个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
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此前在谈到中国债市统一时强调了统一监管统一行为规则的重要性,应让两个债券市场的登记托管“互联互通”,债券信息必须在监管部门那里有统一的管理,负责金融稳定职责的央行及其他作为市场的监管机构,应了解所有债券市场的信息。
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超过96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中金融债券、债务融资工具存续规模超过30万亿元,规模巨大的银行间债券长期来没有得到明确的制度安排,容易引发金融市场混乱。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期,债务违约现象逐渐常态化。
此次央行和证监会两部门发文称,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之间、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之间应相互开立名义持有人账户,用于记载全部名义持有债券的余额。债券名义持有人出具的债券持有记录,是投资者享有该债券权益的合法证明。
再次,央行和证监会将加强监管合作与协调,共同对通过互联互通开展的债券发行、登记、交易、托管、清算、结算等行为实施监督管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实现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以及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可以选择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或者以直接开户的方式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协议交易。
张旭团队认为,打破市场分割、实施互联互通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而言,互联互通有利于提升其服务水平和效率,推动构建以客户为中心、适度竞争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对于专业机构投资者而言,互联互通降低了其开户、交易、清算、结算等环节的复杂度,拓展了多类资金在债券市场中的可及边界,促进了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为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宏观调控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境外投资机构亦可以充分享受到上述便利性,这会提高中国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机构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第三,银行的债券投资也将受益于交易制度的统一。根据第7号公告的精神,我们预计银行即将可以在交易所市场采用协议交易方式,这提高了银行参与交易所市场的积极性,使得市场可以更好地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对于发债企业而言,互联互通有助于形成统一市场和统一价格,适度加大金融系统相关领域的竞争,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金融系统向发债企业让利,压降包括票面利率、托管费率、承销费率在内的综合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