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靠一台吸氢机就能抗癌?别信,正规治疗千万别

条评论

靠一台吸氢机就能抗癌?别信,正规治疗千万别

较真要点:

  • 1目前没有任何严格的临床试验,能证明氢气对癌症的疗效。吸氢只是一种“保健”方式。
  • 2《氢气控癌》所提到的氢气控癌的“真实世界”调查报告,所调查的82个癌症患者,其中大部分都在接受化疗、靶向治疗,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并不能区分到底是氢气的治疗效果,还是正规治疗的效果。
  • 3即便是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吸氢,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出现客观缓解。所以氢气绝对不是什么神奇的抗癌疗法,不能放弃正规的治疗而选用吸氢来替代。
  • 4对于某些癌症,如肺癌,吸氢有可能缓解某些症状,但是还需要正规的临床试验来证明;即便能够坐实吸氢对某种癌症患者某方面身体功能的改善,吸氢也不可能无差别地提高所有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查证者:一节生姜 |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

如果在搜索引擎输入“氢气抗癌”,会看到各大网站都有很多氢气抗癌的所谓“证据”、神奇案例以及各种“抗癌机理”。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日本管氢也叫水素。“东洋味”水素抗癌理论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事实上,从来没有一个正规的临床试验能证明氢气有治疗癌症的效果。

虽然不能作为正式的癌症治疗方案,各种能够产生氢气的吸氢机、水素杯,可以在很多网站淘到、团购。只要还有癌症患者,中国就不会缺偏方,更别说是带着东洋味的保健仪器了。

最近“氢气抗癌”的理论又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有研究对吸氢的癌症患者进行了调查,并记录下这些真实个案,最后得出了氢气能控癌的结论。

该如何理解这个研究?

一、 该研究属于“真实世界研究”,存在很多局限

正如这篇论文的标题所表示的,这是一个“真实世界”研究。这是什么意思呢?通常要证明一个药物或者一种治疗方案是否有效,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但是,临床研究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比如说,患者的身体状况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患者的病情也要满足严格的挑选要求。这样的临床试验,虽然可以确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在获得批准之后,由于所面对的患者情况与临床试验中并不完全一样,在真实世界里有可能就达不到同样的疗效。

所以,很多药物在获得批准之后,也会有“真实世界”的研究,目的就是确认临床试验中看到的疗效是否可以再现。

但是这个“氢气控癌”并不一样。虽然有不少癌症患者在吸氢,但是氢气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在任何一个国家获得正式的批准。

美国没有,中国没有,日本也没有。

虽然“氢气控癌”这类的调查,还是可以叫做“真实世界”研究,但是大家需要了解一个关键点:之前并没有一个严格的临床试验来先确认其疗效。

以金字塔为例,如果标准的研究套路是以严格的临床研究为基础,“真实世界”研究在最顶端,那么“氢气控癌”就是一个倒立的金字塔。过渡的解读会带来危险。

与其他所有的“真实世界”研究一样,“氢气控癌”有很多局限,而其中最大的局限,就是没有一个对照或者参照。

根据论文所述,在所有82个患者中, 66%的人都同时在进行化疗、靶向治疗或者内分泌治疗。论文并没有比较只是吸氢的患者和其他患者有什么区别,如果不管患者是否在进行其他治疗,做出“氢气控癌” 这个结论,那就值得疑问了:这到底是氢气的功劳还是其他治疗的功劳?

二、氢气真的可以控制癌症吗?

在该研究中,关于癌症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是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这确实是一个业内常用的标准,根据治疗后CT扫描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所检测到的肿瘤大小变化,把患者对治疗的应答归为这样四类:

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变消失,没有发现新的病变,且肿瘤标记物达到正常并至少保持4周;

部分缓解(PR):目标病变的最大直径降低30%,并且能够维持至少4周;

疾病稳定(SD):目标病变的最大直径减少并没有达到30%,同时也没有增加超过20%;

疾病进展(PD):目标病变的最大直径至少增加了20%,或出现了新的病变。

基于这些数据,有一个常见的表述:疾病控制率(DCR),也就是把患者达到CR 、PR 、SD的比例加起来,只要疾病不进展,就算作治疗有效。

“氢气控癌”的疾病控制率是57.5%。

这个数据听上去还不错,但即便是一个严格的临床试验,使用疾病控制率这个数据是有水份的,不够“真实”。

理论上,如果选择一种进展比较缓慢的癌症来做试验,观察周期只是几个月,那即便是喝凉白开也可以达到90%以上的疾病控制率。

对于实体瘤来说,以前因为缺乏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之后很少有患者达到CR和PR的指标,只有用疾病控制率来描述结果。但是,如今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治疗出现以后,患者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一般使用客观缓解率(ORR)来表达,也就是只统计达到CR 和PR患者的比例。

“氢气控癌”的客观缓解率是20%。

应该说,这个数据也不算太差。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由于大部分患者都同时在使用其他的治疗方案,现在根本没有办法说明这20%的客观缓解率,是氢气的功劳,还是化疗、靶向治疗的功劳?

论文特别列举了一个病例,是一个3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检查确认为鳞癌。该患者拒绝使用化疗,每天吸氢4小时以上,在吸氢两个半月之后,CT检查发现目标病灶消失了。

注意,这里说患者拒绝化疗,但是并没有说是否拒绝了其他治疗,也并没有说明是否一直没有进行其他治疗。在网上看到其他关于“氢气控癌”的介绍,提到了这个患者,说是“(吸氢)一个月后,她接受了放射治疗,共照射30次,共4000Gy。同时化疗 。”

问题来了,目标病灶消失,是吸氢的结果,还是放疗、化疗的结果?

所以,如果只是单纯读论文,是不能正确解读这篇论文的。

在论文中,该病例被描述为“typical”,但是我认为这是作者错误使用了一个英文单词。

在英文里,typical可以解读为典型、有代表性。在专业论文中,如果使用这个词,那必须是“有代表性”的意思。这个患者应该是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但是,80个有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患者,只有一个达到了完全缓解,这能说有代表性吗?

在中文里,说这个病例是一个典型,似乎没什么毛病,就像全中国只有一个雷锋,所以才把他作为典型。

所以,如果不是中英文都搞得清,是不能正确解读这篇论文的。

这个患者不具有代表性,那吸氢之后具有代表性的结果是什么呢?

正如这篇论文里所报道的,对于3期患者,大部分人(58%)是疾病稳定;而对于4期患者,大部分人(51%)则是疾病进展。

表格数据来自文献1

如果要说代表性的结果,不管是3期患者还是4期患者,都不是客观缓解。

需要再次申明一下,因为很多患者都在使用其他治疗,实际上还是不知道吸氢的具体贡献是什么。

但是,这份研究应该还是一份比较客观的研究,至少说明在82个患者中,有12个4期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了。这还是在大部分患者都使用了其他治疗的情况下。

从这数据上可以肯定一点:吸氢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抗癌或者控癌武器,即便附加在正规的治疗方案之上,也不见得能对治疗癌症产生颠复性的奇迹。

没有理由因为吸氢而放弃正规的治疗!

三、吸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吗?

该研究对生活质量的评估,使用的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核心30量表”(QLQ-C30),考察范围包括5个功能性子量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交功能)和3个症状分量表(疲劳,疼痛,恶心/呕吐),6个单独的量表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

在论文里,特别提到“评估是由对疾病状况不知情的临床医生进行的”。这也是有疑问的。严格的临床试验,是双盲、有对照,患者和评估人都不知道使用的是目标治疗还是对照治疗。但是在这个调查里,患者知道自己在吸氢,评估人虽然不知道患者什么状况,但是也应该知道患者在吸氢,只是不知道是否在接受其他什么治疗。

但是作为一个“真实世界”研究,没有必要吹毛求疵,还是可以用此数据作为参考。

根据论文所述,通过QLQ-C30评分对30例患者进行前评估。发现吸氢2周后,患者呼吸困难减少,食欲增加,身体、角色和情绪功能得到显着改善,疲劳、恶心、呕吐和失眠减少。 治疗4周后,患者认知功能、疼痛、食欲、便秘和腹泻均得到明显改善。

这里又需要再次申明一下,因为很多患者都在使用其他治疗,实际上还是不知道吸氢的具体贡献是什么。由于患者也可能在接受化疗、靶向治疗,即便出现这些变化,还是不清楚吸氢的具体贡献是什么。

但是,作为一份研究报告,其中的具体数据还是有价值的。

表格数据来自文献1

这个表格里的数据是对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从表格里可以看出,这82个患者,包括有非小细胞肺癌、肝癌、妇科恶性肿瘤、胰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症、泌尿系统癌症。假设吸氢有什么效果,那有可能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因为有68%的患者觉得吸氢之后身体状况好多了。相反,对于消化道癌症患者来说,吸氢之后有50%的患者都出现身体状况恶化。患者中有10个是乳腺癌,没有任何人在吸氢之后感觉身体状况有好转,而对于妇科恶性肿瘤、胰腺癌、乳腺癌、泌尿系统癌症患者,在吸氢之后,大部分人身体状况是不好也不坏。

所以,如果能够坐实身体状况的这些变化都是因为吸氢,那就意味着只是有某些癌症患者,比如非小细胞癌症,也许能够通过吸氢改善某些症状。

一篇论文的价值,并不在于标题,而是所能提供的数据。患者不能只是简单地跟着标题党走,更不能盲目地认为吸氢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四、 “氢气抗癌”的研究有40多年,但还没有关键的临床试验证实有效

氢气治疗癌症的理论,至少可以追溯到1975年。当时有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小鼠实验表明,在8个大气压之下的高压氢气,对小鼠身上的癌症有一定治疗作用[2]。

但是,癌症患者并不是小鼠,人也不可能能在8个大气压之下生活。经过了40多年,如今还是没有一个关键的临床试验,能够证实氢气对癌症的治疗作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氢气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成为癌症的治疗方法。即便是在《氢气控癌 》的新书发布会上,徐克成院士也只是将吸氢治疗定位于康复作用,“开刀、放化疗是癌症基本治疗,吸氢是辅助,对病人来说多一个选择”。

由于没有严格的临床试验数据,到底吸氢对癌症治疗有何辅助作用?哪种癌症的患者能通过吸氢来改善生活质量?这都还是未知数。

对于大保健、大健康行业来说,商业总是走在研究的前面,也就带来了很多混乱的局面。在很多广告里,不只是吸氢可以抗癌,喝含有氢气的水(水素水)也有神奇的功效。

要数据没有,但是用户体验可是不少。

在这个研究里,吸氢的具体指标,是吸入的气体里含有66.7%的氢气和33.3%的氧气,气体流速是每分钟三升,时间长短为每天超过三小时,坚持吸氢不少于3月。这点也需要特别了解清楚。

这里吸入的有氢气,也有氧气,到底是氢气还是氧气带来的功劳?这也是未解之谜。

假设吸氢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那也必须具体到上述这样一个吸氢的操作方式。不见得随便买来一台吸氢机吸氢,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至于喝含氢气的水,那更是无稽之谈了。查了一下,在常温常压下,每100毫升水中只能溶解1.83毫升的氢气(1.83%)。假设吸氢能够证实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要达到上述吸氢的剂量,需要每天喝300升含氢水!

癌症没有治好,肚皮已经成了氢气球!

总之,目前“氢气控癌”绝对不是盖棺论定,希望有更多严谨的探索和认真的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