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从侧面也反映了俄罗斯幅员辽阔。但是因其特殊的气候原因,俄罗斯大部分的人口,超过70%都生活在欧洲部分(乌拉尔山往西),寒冷的西伯利亚人迹罕至,又因其历史的原因,有很多城市曾经辉煌,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一个人都没有的死城,那么这些死城形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前苏联时期,全国废弃的村庄和城市,这个数量是无法统计的,现在依然如此。
他们在历史中或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政治、经济、自然等因素都在发生改变,而这些“老古董”已经被现代人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曾经我以为,只有西伯利亚出现这种情况,但实际的情况是,全俄都有这种情况。我们以几个著名的死城为例。
哈列默-尤(Хальмер-Ю)普洛梅什列内(Промышленный)科米共和国
哈列默-尤在科米共和国的东北部,1942年由地质学家发现,这里的煤质量非常好,对焦化生产极具价值,于是当即决定留下一组工人在这里勘测、生产。
秋去冬来,恶劣的天气切断了工人和沃尔库塔的联系,直到1943年1月,派出的一队滑雪队才找到已经瘦骨嶙峋的工人们,将他们带回了沃尔库塔。

但是资源还是要继续开发,于是在1943年的夏天,在哈列默-尤已经建立起了必要的设施。如面包房、食堂、浴室、电台等,到秋季的时候,这里已经有超过250人生活了。
8个钻井队同时对3个钻井工作,保证燃料的供应和生产。当时的日产量能达到250吨。矿井就这么运营了50年,1993年底,俄罗斯政府决定拆掉矿井,苏联那一套已经玩不转了。

毕竟半个世纪的时间,不管是开采设备,还是生活设施,已经比较稳定,想要拆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资。于是俄政府出动了防爆部队,直接“硬上”,把工人们强制带走,送回到沃尔库塔。
但是这些工人并没有都分到住房,有的住在旅馆和宿舍,而有的人只得到了未完工的公寓,下场也是比较悲惨。至今也没有人知道,究竟为什么忽然就关闭了矿场。

普洛梅什列内是在沃尔库塔北部20多公里的一个小地方。在上世纪40年代,在这里建造了两个矿井,分别叫《中央矿井》和《工业矿井》。
矿井的周围随着矿工的增加,也慢慢形成了居民区,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有15000人在此居住了。

但是苏联解体后,煤炭行业陷入了低迷,又在1998年发生了大爆炸,27名矿工死亡,成为了矿区关闭的直接导火索。
这27名死者中,只有8人被找到,抬回了地面,另外19名矿工至今下落不明。

于是矿井被强制关闭,失去了最大的支柱,当地的人们也开始慢慢离开,到了2009年,这里真正的变成了一座死城。
涅夫捷戈尔斯克(Нефтегорск),科列多(Колнедо)萨哈林岛
这两个城市都地处萨哈林岛的北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萨哈林开始开采石油,并在油田的周边盖起了小镇,建立了学校、幼儿园、俱乐部,形成了真正的石油工人居民区。
截止到1995年5月在涅夫捷戈尔斯克有常驻人口3197人。科列多具体人数不详。

但是一切灾难都从1995年5月28日开始,这一天萨哈林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地震,小镇上的房子被摧毁,涅夫捷戈尔斯克的3197人,有2040人都被埋藏在废墟下死亡。

包括科列多在内,幸存的居民向南迁徙,在别的城市中继续生活。而这两座红极一时的石油小城也慢慢的,变成了废墟,截止到现在,再也没有人烟了。
库尔沙2号(Курша-2)梁赞地区
这座小城建立于上世纪苏联初期,新城市的目标是发展该地区丰富的森林自然资源,发展潜力和新的机会让周边很多人闻风而至。

在小城的周边,还修起了公路和铁路,从1927年开始,通过铁路往梁赞和弗拉基米尔运送木材。最高峰的时候,这里的居民有千人左右。

但是不幸的是,1936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摧毁了一切,千人的小城,只有20人左右幸存。这些人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存在时间不久的库尔沙也宣告了毁灭。

2011年,幸存者的后人,回到这里,竖起了一个大大的铁十字架,告慰自己的先人们。
现在的库尔沙没有人常驻,但是不少探险者还是愿意去一探究竟。
芬瓦尔(Финвал)(勘察加)
芬瓦尔地处勘察加东南部,位于贝切温湾,作为潜艇基地,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
具有一定的军事战略意义,对于苏联,可以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联动,从港口撤离人员。同时也对东边美国的阿拉斯加作为防御。

在这里的基本都是军人及其家属,建立起了住宅区、邮局、商店、学校等,这里常年停放着12艘潜艇。
苏联解体后的1996年,驻军被撤离,随之的家属也慢慢离开。12艘潜艇也被俄罗斯重新部署到其他军事基地。

最后,芬瓦尔只剩下了当年的空房屋,此地的资产也从俄罗斯国防部的列表中注销,好像从没有出现过一样。
看过了这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还有很多其他的死城,大概可以总结出,形成死城的原因无非有三点。

1:自然资源。可能当时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石油、煤炭、金属矿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发现资源逐渐匮乏,又摒弃了这里。
2:军事设施。不同时期的政府政策不同,可能之前的军事区,后续慢慢变得不再重要。
3:自然灾难。大火、地震、风暴等自然灾难,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也许一场灾难下来,曾经的辉煌变成为了废墟。

全俄的死城无法统计,也有传说对于这些死城,政府要加以保护和修缮,但是很多年过去了,已经成为了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