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教育失信”现象“零容忍”

条评论

“教育失信”现象“零容忍”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并附有33名未联系到的拟作退学处理的博士生名单。公示显示,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时间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属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

  根据公告显示,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最久的就读时间竟长达十五年!已严重超出博士最长学习年限,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过期博士”。

  “教育失信”现象“零容忍”

  多所高校释放“严出”信号

  其实,早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示之前,就已经有多所高校对博士在内的研究生念起了“紧箍咒”——“批量”清退不合格的博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等多个方面。

  北京交通大学

  7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关于处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学籍的通知》,因超过全日制博士(含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59名博士生,对其学籍管理将作出分类处理。

  四川大学

  近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法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等多个学院相继在官网向学生发出正式退学通知,要求学生在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

  上海师范大学

  6月28日,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公告,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

  中南大学

  5月20日,中南大学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名研究生休学期满已超过2周仍未提出复学申请。对于6月3日后仍未办理复学手续的研究生,研究生院将上报校务会给予退学处理。

  吉林大学

  据吉林日报消息,目前,吉林大学有超20个学院发布公告,超期研究生超过100人。但对于正在积极准备论文答辩的超期研究生,可以给予答辩机会,最后答辩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超期不能答辩的研究生将按退学处理。

  针对这一事件,网友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部分网友支持清退博士生,并表示,太不拿文凭当回事了。

  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博士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退学处理不科学吧。

  “过期”博士究竟该不该清退,你怎么看?

  为何要“清退”?

  对于此类超出毕业年限又“长期失联”的博士生,校方作出清退处理是否合理合法?

  有据可依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有以下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浪费教育资源

  在对博士生的培养中,国家和社会投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但大学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是有限的,必然要高标准严要求。这群被“清退”博士的“长期失联”、甚至15年未毕业,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

  维护学历学位严肃性

  同时,“清退”不合格博士生也是维护学历学位的严肃性和含金量、更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必要举措。

  变压力为动力

  对达不到要求博士生的予以淘汰,还可以畅通学生进出机制,变压力为动力,督促高校学生和教师集中精力做学术,增强学习主动性。

  可见,高校做出清退硕博生的决定既符合教育部的规定,又是出于学校管理的考虑。

  高等教育“塔尖”为何毕不了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2019年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时间为一年,20%的延期时间为两年。

  联系不上,多年不毕业,不报道入学……这样的理由看起来好似学生“拖延症”犯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迟迟不毕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爽在采访中总结道:

  博士本身的学业压力比较大。他们是在做很多创新科研的工作,会遇到很多的挑战。

  博士的年龄阶段(偏大),他们在这个阶段还有家庭、生活的压力。兼顾工作和学业,难以达到博士授位的标准。

  由于工作或者生活的变化,部分人对于博士学习的追求或者投入也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热情了。

  来自学业的压力、家庭和生活压力。。。。。。博士“毕业难”,还有这两点原因。↓

  盲目跟风考研考博

  有部分博士生在考博初衷上,就属于盲目跟风。考上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缺乏科研兴趣,就没有动力继续读下去了。

  专业领域就业难

  部分博士生在选择专业前并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所选的研究方向往往比较窄,他们认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容易就业,因而放弃了继续钻研的想法。

  高校“清退”博士生有理可依,被“清退”博士生,也有很多言不由衷。

  博士生该如何做,才能顺利毕业?这里有几点小建议↓

  顺利毕业,这几点要做到

  首先,对自己读博的意愿进行充分验证,不要为了读博而读博,读博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其次,要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不要盲目地给自己设定过高目标。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

  再者,要对自己的导师要充分进行了解,多与往届毕业的师兄师姐交流,了解导师研究方向。读博后及时将研究进展与导师沟通、向学校汇报。

  最后,针对就业难的困扰,读博期间在所选的研究领域里多开展一些前沿项目课题,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

  历经千辛万苦、通过重重考验才读到博士,可是还没有毕业就被清退,确实令人惋惜。但严进严出早就不是纸面上的条条框框,各地高校早就纷纷“动真格”地落实这种公平的淘汰机制,对学生的成长负责。